“大漢如煌煌烈日,冥頑不靈終究是少數。”謝艾意有所指:“今上聖明,有雄心壯誌,天下何人不從?”
冉閔並不是傻,他就是性格方麵比較直,聽出了謝艾話中的意思,卻是撇著嘴近乎於訓斥地說:“汝為今上之臣,國之禦史中丞,凡事當不負今上厚望,以權責為重。”
說到底,還是冉閔覺得謝艾辦事不利索,特殊時刻許多事哪講究那麼多,沒什麼是殺人解決不了的事情,沒解決就一定是殺的人不夠多。
李匡不得不站出來,恭敬行禮之後,說道:“將軍,且先入營?”
冉閔這才將目光看向李匡,像是審視一般上上下下看了一圈,沒開口說什麼,邁步就走。
“家上之言並無它意。”劉猗又像往常那樣為冉閔‘擦屁股’,略略歉意地對謝艾說:“新亭侯還請不要往心裏去。”
謝艾卻是露出愧疚神色,低語道:“艾顧忌鄉黨,卻是多有瀆職之處。”
“當為人子,何人不如此。”劉猗非常的通情達理,笑道:“若非如此,今上何必遣新亭侯前來西北?”
在很多朝代,對家鄉人講情麵是一種上上下下都認可的美德,就算是皇帝知道某個臣子偏袒了家鄉,該怎麼處理的時候是會怎麼處理,可是在感官上卻會很喜歡,往往是會從輕處理,更可能在隨後就會重用。
很明白的事情,要是連家鄉人都能冷酷無情,誰還指望某個誰會感念恩情,不懂恩情的人誰見了都會害怕。所以說鐵麵無私什麼的聽著挺好,可是上到皇帝下到同僚都親近不起來,也就隻有注定難有什麼關係的百姓會覺得好。
謝艾自然知道是怎麼回事,可既然後麵冉閔受命來了,說明他真的是將事情辦砸,要不然就不用冉閔再過來。
冉閔入了營盤,可沒馬上找個安逸的地方休息,是在營盤到處溜達,看看來的都是一些什麼貨色。
西北的人口接近百萬,除卻老弱婦孺之外,青壯數量撐死了也就一二十萬,就是不會超過二十萬的青壯,陽關竟然彙集了十五萬以上,可以說近乎於都來了?
“回將軍,並非如此。”李匡負責第一批次向西域進軍,總是要掌握實況:“十五萬眾,戶籍在西北者有六萬,餘下則是來自全國各地。”
冉閔“唔”了一聲,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六萬西北人,超過半數原為涼軍,又有七成有過上陣經驗。”李匡對這一批人其實是最滿意的,幾乎是編練一下就能使用,不像沒什麼經驗的人那麼麻煩:“末將選拔者,以上過戰陣的人優先,已經收錄五萬眾。”
冉閔才不在乎李匡收錄了多少,他很是感興趣地找了一些非軍方的人問話,聊的話題很雜,問最多的是為什麼會過來,得到的答案更雜。
“功名祗向馬上取,再實誠不過的至理良言了。”冉閔話中的其中一段是劉彥截取自唐代邊塞詩人岑參的《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十足十的符合武人的思維。他看上去心情非常不錯:“都是好漢,是好漢就該上陣博取功名,方不負堂堂之軀。”
李匡帶過來五千將士,最多也就是編練五萬人,等於是每一名漢軍能管轄十人的上限,不但是為西北人找出路,也不限製全國各地的人過來。
漢國非常重視軍功,有沒有軍功壓根就決定了社會地位,是有郡縣兵體係,可是郡縣兵更多是作為戍衛軍的存在,想進入野戰兵團(常備軍)又沒那麼容易。這一次當局在西北開了一個缺口,那還不蜂擁而至?
“謝安在西強山的動作有些慢了。”冉閔後麵當然是被引領著到休息處,一點都不覺得需要給誰麵子,就說道:“西域小國林立,卻無大國。能經受得起漢家好漢的衝擊?”
李匡可不敢嘲諷謝安,隻能是訕笑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