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友邦驚詫是什麼梗?(2 / 3)

王猛絕對能算得上是“簡在帝心”的人之一,誰都無法否認他的前程遠大。他被劉彥下放之後,起初是到冀州就任一縣之長,後麵調任司州,最後麵才是成為建康令。

建康是目前漢國主要的對外窗口,還是漢國目前城市居民最多的城池(沒有之一)。建康令雖然還是縣令級別,可是屬於直轄中樞的縣令,政治地位上絲毫不輸給一郡的郡守。

“回王上,臣日日夜夜不敢放鬆,恐有負王上厚愛。”王猛是在拍馬屁,也是在表決心,說道:“臣督建康,所得甚多。”

管理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那個城市是戰敗一方曾經的首都,裏麵的人員構造異常複雜,不少是屬於前朝的餘孽隨時可能搞事,再來是居民天然上是不會親近新的朝代。

建康是經過將近兩年的軍管才交給王猛,到王猛手上的建康從原先超過兩百的居民減少到一百四十餘萬,行政級別是從帝都變成中樞一個“直轄市”,要說建康居民能開心的起來就怪了。

管理一個地方最重要是什麼?不就是首先人得願意聽從官府嘛!之前軍管是一種高壓的監督和管理模式,表現出對漢國有敵意的人基本上不是被幹掉,就是被遷出了建康城,王猛接管的建康是一個大多數人被驚嚇到快成兔子的城池,算是降低了他對建康的管理難度。

王猛就任之後,首先幹的是找一批人出來殺雞儆猴,那批人必然也是有取死之道。他先收拾人,再使用相對溫和的政策,比如官府出資修繕城池,大搞一些公共設施之類的事情,來收攏人心。

得說的是先抽一頓再給甜棗的策略在任何時代的任何敵方都適用,高壓之後的仁慈也更容易迫使人屈服,遠比持續的殘暴,或是沒有任何理由的仁慈,更加適合作為管理手段。

王猛最成功的是讓健康居民重新認識到身為一名漢人的重要性,那是數萬奴隸作為典型帶來的直麵印象,有了這一層深刻的比較,誰還會覺得作為漢人不好?

“臣相應王上號召,於建康大力鼓勵手工作坊……”王猛講了許多,主要是介紹作坊的規模和都是生產什麼,後麵總結:“百姓有收入便會安心下來。”

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基本上是不可能所有人都是農民或商人。事實上任何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它所有需要都會是從外部購置,無論是農產品或是工業原料都是,那麼一些作坊就會顯得非常重要,也代表著城市裏麵的手工業會是居民生存的依賴之一。

劉彥當然會鼓勵人們開建作坊,那是漢國土地政策帶來的必然原因之一。再來是,他真的不看好小農經濟,也就是自給自足的一套社會體係,認為那樣隻會讓社會變得僵化,不會使民族有太多的對外好奇。

“小農經濟”不管是從字麵還是意思在現代和古代並不一樣,古時候提倡“小農經濟”是凡事要自給自足,不要從“外人”那裏去獲取,導致有能力的群體就特別喜歡建造龐大的莊園,自己的一個小王國也就那麼出現了。

不存在交流的社會哪裏來的進步空間?就是沒有互通有無的前提下,莊園除了繳納固定的賦稅額度之外,基本上是無法為國家產生更多的稅收。危害最大的是,抱團思維的固定化,通常還會產生無數的野心家,國泰民安的時候他們對國家沒有多少貢獻,一旦被逮住機會就又會是狂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為王先驅者”。

諸夏文明的“小農經濟”思維一直都是主流,交通不便利是原因之一,再來也是當局排斥人員流動,喜歡各地的人地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反正就是老老實實窩著別動彈就對了。

劉彥需要人員動彈起來,太多地廣人稀的地區需要人口去填補,對土地控製嚴格的漢國也沒有給某些群體搞私家小王國的空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