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羅馬人的確是很喜歡找盟友的,每一步的擴張都是先找到該區域的一個國家或部族作為盟友,去共同瓜分該區域最強的國家或部族,等待該區域的國家(部族)完蛋再翻臉不認人,就這麼擴張到地中海成為他們的內海,偏偏各個國家和民族還屢次上羅馬人的當。
在奧盧斯.賽克斯圖斯.西塞羅等人出發前,是得到當代奧古斯都君士坦提烏斯的直接授權,有權對任何國家或民族進行結盟,因此爭取與漢國成為盟友也是他們出使的目標之一。
相比較基亞努什.阿爾塔.阿爾達希爾等波斯人覺得漢人會因為先輩的情誼“再續前緣”,奧盧斯.賽克斯圖斯.西塞羅等羅馬人則是要理智非常多,結盟什麼的就是一個嚐試,能夠結盟當然是天大的喜事,無法結盟至少也要達成民間貿易。
當然了,羅馬人最希望的還是調停漢國與笈多王朝的戰爭,就是他們很清楚自己拿不出什麼籌碼,威脅什麼的更是無從談起,延伸出來的關鍵問題就成了與漢國的貿易,比如購買極度渴望的絲綢之外,尋求從漢國采購大批量的金屬或是武器。
各方使節團是在壽春進行會合,期間少不了羅馬人和波斯人在碰麵之後的各種麻煩,就是雙方總算沒有昏了頭腦,知道腳下是漢國的土地,互相看不順眼的同時,保持理智沒有發生流血衝突。
他們是在袁喬的親自帶領下一路北上,看到了漢國正在進行的大工程,同時也看到了戰後該有的滿目蒼夷。
對於建康到新長安的國道建設是采取分段模式,不管是哪個使節團在搞明白這一做業後是被驚訝到了,產生文字的使節團無不是用文字進行記錄,視這一發現為隗寶。
經過三個月的路程,他們才算是進入關中,經過潼關時不免會對險峻的雄關發出無數的感概。
“賽裏斯的國土太廣袤了!”奧盧斯.賽克斯圖斯.西塞羅沿途看到的東西太多,比較確認的是漢國這邊沒搞什麼門麵工程,該有的繁榮有,該是被戰火摧殘的廢墟也存在,認為自己看到的是一個真實的漢國:“我最驚訝的是賽裏斯人的組織能力,他們竟然能夠管理數百萬人做相同的工作!”
任何一個外來者都對漢國的組織能力感到吃驚,尤其是除了管理自由民之外還有大量的奴隸,有人就詢問袁喬,得到的答案是工程的各地路段並沒有爆發暴1動,他們多少還是相信袁喬的說詞,畢竟一路走過來自己也沒有看到。
“賽裏斯的疆域接近一千兩百萬平方裏(不是公裏),與我們的陸地疆域差不多。”馬裏烏斯.烏格裏的消息來源就是袁喬,他也不覺得袁喬有必要說假話:“這是賽裏斯天子用八年的時間打下來的疆域。”
羅馬是圍繞著地中海在進行擴張,除卻歐羅巴西端之外,其餘的疆域都是在地中海沿岸,算陸地疆域看著不大,可實際控製範圍可是橫跨歐、亞、非三個大陸,更是將地中海打成了“內海”。
漢國這一邊,高原還不算是漢國疆土,西邊是止步於鄯善,北邊是停在後世內蒙古,東北最前沿是到密林(大1慶),西南半島雖然是被攻下卻還不算是本土,目前的總國土麵積大概是五百九十萬平方公裏,實際上是比羅馬的陸地疆域還要小一些。
“賽裏斯人正在尋求更多的擴張,他們花了三年的時間在南邊(中南半島)滅掉了兩個國家和無數個部族,近期又對笈多展開入侵。”奧盧斯.賽克斯圖斯.西塞羅說這話的時候是一臉的苦澀:“我們則是在不斷地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