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文武再交鋒(1 / 3)

拓跋秀那一躍的風采十分奪目,上了王輦僅是因為慣性向前兩步,稍微蹲一下就又站立起來。她站穩之後並沒有吭聲,是默默地對著劉彥一禮,隨後走到劉彥身側不發一言地站著。

“眾卿……”劉彥知道拓跋秀急匆匆過來是為了什麼,對眾臣工說:“先議到這裏。”

崔宗已經在示意車夫停車,王輦一停,後麵的車駕自然就無法動,前麵的人也要停下來等待王輦重新動起來,整支隊伍也就全部停止前進。

王輦停下,有侍從抬來腳蹲,眾大臣用最快的速度下了王輦。

“將王後……”劉彥見拓跋秀有些不對勁,可不想陷入爭吵:“……以及眾妃請過來。”

剛才拓跋什翼健被廷尉署帶走的畫麵很多人都看見了,哪怕是沒有親眼看到也會從各種途徑知曉,崔婉是帶著其餘三妃來到王輦,她們上了王輦先向看著有些尷尬的劉彥行禮,隨後卻是圍向拓跋秀嘰嘰喳喳說起話來。

劉彥之所以尷尬不是拓跋秀說了什麼或是撒潑,相反是拓跋秀一直靜靜地看著他卻不說話,這個可比起哭鬧什麼的更身為丈夫的人無語。

燕地戰場的拓跋鮮卑跑了,不管是不是與拓跋什翼健有關,將拓跋什翼健收監起來是必須的事情。接下來就是一番問訊,不奢望拓跋什翼健會說什麼,就是一套程序。之後拓跋什翼健會得到什麼處置,是看拓跋什翼健的潛在威脅多大,又是拓跋什翼健還能給漢國帶來什麼利益。

一後三妃完全當劉彥不存在與拓跋秀說話,拓跋秀看著情緒並沒有糟糕到哪去,至少是還能笑得出來。

常說大丈夫幹大事不拘小節什麼的,其中就包括完全不用管自己女人的感受,甚至可以將女人當成隨時可以更換的衣服,乃至於是除了大丈夫本身誰都能無視或是拿來拋棄、犧牲之類的。話說,這樣的人是大丈夫?該是為達目的不折手段的獨夫吧!

曆史上取得成功的人,基本上還都是足夠厚黑和無情之輩,恰恰就是因為他們的厚黑和無情才能以前途和利益為首重。拋棄任何可以拋棄的,犧牲所有能夠犧牲的,尤其是有誌逐鹿的人就是因為這樣,最終才幹成偉業。

劉彥從一開始就沒覺得自己是在逐鹿天下,是幹更為高尚的驅逐韃虜恢複華夏,因為沒有遭遇到過什麼生死存亡的窘境,那顆心除了對待異族比較狠之外,甚至可以說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國家的統治者。

見過隻對異族狠的統治者嗎?曆史上的統治者從來都不是看民族來決定改怎麼辦事,尤其是封建王朝統治者更是這樣,他們的敵人涵蓋所有對自己統治地位有威脅的對象,才不管是異族還是同胞。

對了,封建王朝的統治者不會有同胞這個概念,他們覺得自己是上天之子,跟其餘人壓根就不是同一層次。後來的封建統治者將自己視為龍,都將自己當成龍了,那就與人更不是同一物種。

劉彥不是一個合格的統治者就在於,他很重視同族這個概念,亦是無法去無視自己後宮女人的感受。所以咯,哪怕他是必須收監拓跋什翼健,將拓跋什翼健收監起來也是一件正確的事情,卻在麵對拓跋秀的時候會受不了哭鬧。

隊伍早就重新動了起來,王輦加了減震器不會有太大的顛簸,再來走的是新建不久的國道,地麵並沒有坑坑窪窪的現象。

鄴城到襄國從平麵地圖來看是兩百裏的路程,可實際上平麵地圖的距離與真正走起來是不一樣的,比如道路根本就沒可能筆直。

在鄴城去襄國的路途中會經過邯鄲,眼見太陽已經移到西邊,巡視隊伍沒可能連夜趕路,就有前導部隊先行前往邯鄲,今夜隊伍會在邯鄲停駐。

邯鄲是戰國時期趙國的都城,秦橫掃八荒六合一統“天下”之後,邯鄲就變成一座尋常的城池。在漢帝國建立之後,邯鄲的政治地位沒有得到提高,數百年過去了,作為曾經都城的風貌早就不在,再有胡虜肆虐中原數十載,邯鄲的名字繼承了下來,卻是一座看去破敗而又規模不大的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