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日軍步兵進攻戰術(3 / 3)

迷龍一開這個頭,其他幾個營長也坐不住了。

三營長戴南學站起來說:“行了,偵察連全團獨一份,拿最好的資源。一營是全團的大兒子,也拿最好的資源。說這種話有意義嗎?

要比,我們三營跟你們比,射擊、拚刺、投彈,我們三營隨便拉一個連,都能贏。”

迎接戴南學的,是要麻和迷龍憤怒的眼神。這時候他們倆的友誼又發生效果了,一起敵視起了口出狂言的戴南學。

二營長謝國富站起來勸:“哎呀,大家都是一個鍋裏攪馬勺的弟兄,何必這樣爭吵呢!我看等過些日子,咱們來一次全團大比拚,看看誰帶的兵最厲害。”

比拚作戰技能,這是一個很好的提議。能讓軍官們用心訓練,也能讓戰士們為了榮譽努力訓練。

周景用讚許的目光掃了一眼謝國富,拿竹條敲了敲黑板,“這個提議很好,下個月全師都進行比拚,所有訓練科目都在其中。

頭名可以獲得,尖刀班,尖刀排,尖刀連的榮譽。獎賞也是非常豐厚的,豬雞鴨魚肯定都有,有能耐的吃肉,沒能耐的一邊看著。

但現在都給我坐下,收了心繼續聽我講。別忘了,學不好老子要撤你們的職。”

四人老老實實的坐下,按耐著激動,收心聽講。下麵坐的其他軍官也是如此,雖說比拚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能撤職啊!

撤了職,再多的榮譽也跟他們沒關係了。

講完了機槍和步兵,來重點了,日軍的步兵分隊戰術。

日軍崇尚武士道精神,也崇尚進攻。班排的分隊進攻戰術,是日軍的根本戰術。

日軍實施進攻戰術,大致是接近敵人600米到400米之間。此時,小隊長或者分隊長,會明確攻擊方向及可利用之地形地物,確定各組階段性掩蔽點等戰術要領,然後分組展開。

待機槍組進入第一射擊陣地後,各組即向第一個掩蔽點機動。到達第一隱蔽點後,展開火力殺傷敵人,同時掩護機槍組機動。

機槍組到位後,開火壓製敵人,同時掩護其它組向前機動。

如此循環,直到接近敵人陣地200米左右。

此時,小分隊(班)展開全班火力,清除已爆露的敵人火力點,及兵力密集的陣地。

同時利用煙幕彈,曵光彈(夜間戰鬥)為日軍直瞄重火力指引目標。

在這裏,一般應有兩輪打擊,第一輪是麵打擊,消除全部當麵火力。

然後集中打擊一側,以造成守軍配置不均而被迫機動,從而最大限度地消滅機動中的守軍力量,為最後攻擊做準備。

在炮火準備尾聲,步兵上刺刀匍匐前進,炮火停止後,展開全部壓製火力,掩護攻擊中步兵.。

步兵應於100米左右轉為全速衝擊,之後進入白刃戰,占領敵軍陣地。

這就是教科書式的進攻戰術,很全麵的戰鬥方式。

應用在實際戰鬥中,可能有些不一樣,會有許多走樣版本。但卻是鬼子在明確對麵有堅決防禦之後,屢屢采用這樣的的攻擊戰術。

一個優秀的日軍基層指揮官,可以讓成百上千人,倒在他這幾十個鬼子的攻擊中。

在這個戰術中,鬼子在麵對堅固防禦逐步逼近,利用機動能力及火力上的優勢,大量殺傷守軍。

許多久經沙場老兵,都在自已有效射程外被鬼子射殺。

當鬼子推進到200米左右時,其火力精度強均遲到頂峰,守軍將承受炮火,傷亡,心理等多方麵衝擊。

這就是抗戰初期,一小隊鬼子依托其配置的優勢火力,屢屢擊潰我營團級防禦陣地的一個主因,鬼子打仗鬼得很!

PS:學到了嗎?把這一套領悟透徹了,回到抗日戰場,也夠資格當個連排級的指揮官。

不是人人都是龍文章,李雲龍。那時候,大部分基層軍官,懂得壓製火力點,知道什麼時候該開火,什麼時候該躲炮,就已經算是合格了。

順便吐槽一下,現在電視劇那樣,一開始就端著槍,紮著堆兒直挺挺地衝過來。我知道那是為了影視劇效果,可那也太假了。

那個就不叫鬼子,充其量一群野豬。殺鬼子之所以是英雄,就因為鬼子的凶狠和難殺。

把鬼子弄得象豬一樣,豈不是說我們前輩英烈隻是一群屠戶嗎?

據說橫店每年死十億鬼子,連起來能繞地球一圈。他們當初是哭著喊著逃的?

靠,我發現我開掛都開小了,應該直接左手一揮10萬大軍,右手一揮10顆核彈,不然快趕不上主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