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隊進攻,其實就是班排級進攻,是步兵最常使用,也是最經常麵對的。
美軍和德軍的戰術那是拓展,重點還是日軍的戰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識在某些時候是更厲害的武器。
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們誰知道日軍是怎麼進攻的嗎?機槍多少米開始壓製射擊,步兵什麼時候殺傷力最大,擲彈筒什麼時候開始發威?”
眾人皆啞口無言,有誰還想過這樣的問題呢!小日本兒衝上來了,拿子彈掀開他的頭蓋骨就行了,是還想這些幹什麼?
就連一向想法很多的孟煩了,也緊閉嘴巴不說話。他總結過,日軍的戰法步兵衝完炮兵轟,炮兵轟完步兵衝,
可具體是怎樣的,戰場上那麼危急,誰還有閑心觀察呢!
見到無人主動發言,周景一指迷龍說:“機場守衛戰,天門山守衛戰,你都打過,就你來說。”
迷龍看看左右,孟煩了指揮的是炮兵,謝國富機場守衛戰被派去守跑道了,兩場防禦戰都打過的,軍銜最高的還真是他!
不情願的站起來,迷龍回憶了一番說道:“小鬼子的步兵戰術我不懂,但我知道,當他們距離我們大概200米的時候,是殺傷力最大的時候。
那時候小鬼子的炮火最厲害。而且雖說我對他們恨之入骨,但我不得不說,小鬼子槍法賊準,一露頭就可能被打翻。機場守衛戰,我手下有一半兒的機槍手都換新人了。
而且他們的擲彈筒,也是在那個距離上威脅最大。我們的火力點一暴露,小鬼子一般兩發榴彈,最多三發,就能讓一個火力點啞火。機場守衛戰,真的打得很慘。”
下麵坐著的軍官,也有不少經曆過那一場仗,他們相識的弟兄,有不少就留在了哪裏。現在想起那一仗,還心有怯怯。
雖說打了勝仗取得了勝利,但那些死去的弟兄們,可就永遠離他們而去了,怎能一時就忘記。
周景也感同身受的歎了一口氣,“那一仗的確打得很慘,守在山坡上的兩個連都傷亡過半了。
其實給你們上課,講解如何打仗,讓你們掌握了最好的殺敵手段,未嚐不是降低傷亡的辦法。
迷龍的觀察力還是不錯的,看出了小鬼子作戰的精髓。今天我就給你們講講,小鬼子學習的進攻戰術,怎樣對付小鬼子的進攻。“
要說日軍的進攻戰術,那就得先說日軍的編製。因為無論什麼樣的戰術,都得人來發揮。
日本步兵小隊(排)也有甲乙丙三種常見編製,甲種為加強編製,轄三個步兵班及一個擲彈步兵班。
小隊長及其助理,步兵班配輕機槍一挺,其餘均為步槍手,其中一人常會加配一具十一式擲彈筒,共十五人;??
擲彈班有三具89式擲彈筒,每具擲彈筒應有正付射手各一名,其餘皆為步槍兵.甲種小隊應有62人.??
乙種為標準編製,與甲種編製的唯一區別在於其每班隻有十三人,故乙種小隊應有54人.
日軍小隊常配備的五種武器,38式步槍,刺刀,手雷,歪把子輕機槍,有時會額外加強重機槍。
日軍步兵班戰法,源於西方步兵班戰法。這個戰法的特點是發揮機槍火力。
簡單講來就是先用機槍壓製,用步兵將敵人從掩體中趕出來,再用機槍把敵人放倒。
到了日本人這裏就變了味道,打法的前兩步不變,但在第三步上,日軍則強調用步機槍共同殺傷敵人,而且偏重步槍。
這裏麵的原因有兩個,一個就是節省彈藥及減小對機槍的依賴。另一個就是發揮步槍的優勢。
這背後的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國資源及後勤能力有限,再就是日軍班用機槍有性能缺陷。
PS:感謝書友赤伶歌古風的打賞,還有其他書友的打賞,粉絲榜已經有47位了,感謝你們。
這周徹底沒推薦了,
emmmm有書單的書友,能幫忙加個書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