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淒慘的女兵(4000)(2 / 3)

男兵們胡須長得太長,妨礙了吃飯,就用火燒短,猛看上去同野人無異。

新22師女兵上吊自殺事件之後,廖建楚決定讓女兵們聚集到一起,互相照應,盡可能同師部一起行進。

在遠征軍各部隊中,新22師的女兵數目是最多的。廖建楚為了方便照顧女兵,特意找了一個踏實可靠的男兵分管女兵的事情。

他選中了李誌明。

李誌明是一名很有責任心的戰士,也十分尊重女兵。為了完成廖耀湘交給他的任務,他跟著女兵一起行軍,一起吃飯。晚上宿營的時候,就在女兵窩棚旁搭個小窩棚。即使在夜裏,他也時刻保持著警惕。

女兵們覺得由李誌明來分管,也覺得安心。李誌明身體強壯,個頭高,在軍官中也是最壯實的一個。

他很快贏得了女兵們的信任,女兵們當著李誌明的麵戲稱他為“女兵隊長”、“婦聯主任”,李誌明也樂嗬嗬地答應。

作為廖建楚的老鄉,李誌明十分崇拜廖建楚。據說,他之所以參軍來到新22師,就是因為仰慕師長廖建楚。

他同新22師的官兵一起聊天的時候,曾這樣說:“我們湖南邵陽出了兩個著名的將領,一個是護國元勳蔡鬆坡,一個就是我們的師長廖建楚。

因為崇拜廖建楚,所以李誌明對廖建楚吩咐的事都一絲不苟地執行。廖建楚讓他擔任“女兵隊長”,他認為這是對他的信任,感到十分高興。

李誌明會寫文章,平時也經常有一些文章發表在地方報紙上,是一個小有名氣的“秀才”。

廖建楚到家鄉招兵的時候,聽說了李誌明的事情,還說李誌明是邵陽的大作家。

李誌明從軍之後,廖建楚讓他擔任師部的政治部隊員,專門負責師部的宣傳小報,讓他充分發揮特長。

新22師對外報道的文章多出自李誌明之手,李誌明後來在22師寫作的文章多次在軍部和全國得獎,是新22師不可多得的“筆杆子”。

選李誌明這個即會寫文章,又膽大心細、體格強健的男兵護衛女兵,廖建楚有更多的要求——要照顧好女兵,也希望他能夠把帶領女兵穿越野人山的過程用文字記錄下來,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段艱難的曆史。

李誌明領受任務之後,根據廖建楚的安排,一方麵時刻同廖建楚保持聯係,及時將情況報告給他,另一方麵仔細觀察,及時用文字簡要記錄下當時的經曆,細節則深刻地記在頭腦中,以便通過野人山之後再寫出來。

李誌明表示,他一定會完成廖建楚交給他的任務,把人帶好,把文章寫好。

有時候,女兵們都已經睡著了,李誌明的小窩棚裏麵還亮著燈。風雨交加的夜裏,行軍防風燈照耀著李誌明的身影。

為此,女兵送了李誌明一個綽號——“裏常亮”,意思是他窩棚裏的燈常常亮著。

又有一個女兵慘死了。

………

周景默默讀著李誌明遺留的小本子,一心二用的和聊天群的書友討論。

作者是我:“曾經……他們都死了嗎?”

抱抱君:“死了,都死得老慘了,有過河被衝走的,有虛弱倒地後被螞蟥蚊蟲咬死的,還有踏空掉進萬丈深淵跌死的,毒蛇咬死了,投河自殺的,最後沒一個活下來的。”

周景望著不遠處狼吞虎咽的一眾女兵,默默的歎了一口氣。

據她們所說,女兵隊已經掉隊三天了,有兩天沒吃東西了。李誌明頭前開路,被毒蛇咬中不治身亡,就連給李誌明吮吸蛇毒的女兵,也陷入了昏迷。

本子上有記載死亡的女兵有7個,實際上不為人知沒有記載的,可能更多。

就連周景麵前這6個女兵,在長途行軍沒有補給的情況下,也餓得麵黃肌瘦,麻木宛如行屍。

枯燥的文字記載,和笑話一樣的神劇,使人產生錯覺,以為這個年代有多麼好,民國黃金10年怎麼怎麼樣。

其實那全是一些失敗者的意淫遐想,民國真的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