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淒慘的女兵(4000)(1 / 3)

野人山穀位於中印緬交界地帶,是一條長達400公裏的狹長河穀,這裏山嶺縱橫河流密布,傳說有野人出沒,當地人給這個地方取了一個名字叫胡康河穀。

所謂胡康在緬甸語當中就是“魔鬼出沒的地方”之意。

新22師退往印度,這裏是必經之路。在野人山中,戰士們慘遭螞蟆、毒蚊吸血叮咬,發燒後無藥退燒,人倒下去迅速被蟲蟻啃成骷髏,這是戰士們普遍麵臨的危險。

此外,還有許多軍人死在人們難以想象的危險之下,例如黑夜裏會有野人潛藏在暗處—野人山裏克欽族野人,蒙昧野蠻,屢屢對男女軍人進行襲擊。

廖建楚的部隊裏有一些女兵,她們在野人山中的處境更加艱難。

看到女兵們,廖建楚總是擔心她們的安全。這些女兵都是懷著一顆報國之心,不遠萬裏來到緬甸的。

當初,這些女兵都是他招來的,他有責任帶著她們走出荒山野林。

部隊越往野人山深處走,情況越複雜,女兵在野人山“死亡大行軍”中的境遇就更加悲慘。

夜幕降臨之後,廖建楚的神經時刻都緊繃著。這時候,會有野人來襲擊女兵。

女兵宿營的時候並不是都住在一起的,所以廖建楚特別派出一些男兵前去保護女兵。尤其是一些掉隊的女兵,更是時刻麵臨危險。

一天夜裏,廖建楚讓幾個男兵去保護住在芭蕉棚裏的女兵。剛布置完畢,想去休息一會兒,就有一個勤務兵跑來報告:“一個女兵上吊自殺了。”

廖建楚吃了一驚,從床上跳下來,問前來報告的士兵那個女兵在哪兒。士兵指著一棵大樹回答:“就在前麵!”

從休息的窩棚裏跑出來的廖建楚朝大樹跑去。幾個女兵站在樹下流淚,幾個男兵正在解樹上的繩子,把上吊女兵的屍體放下來。

“這是怎麼回事?”廖耀湘看了一眼屍體,轉頭問旁邊的女兵。

女兵止不住流淚,好半天,女兵情緒稍微平複,才忍住悲傷回答廖耀湘:“天黑之後,我們幾個女兵在一棵大芭蕉樹下用芭蕉葉搭了一個簡易棚子,之後就進去休息。走了一天,大家又是饑餓,又是疲憊,很快就睡著了。

不一會兒,我們被一陣聲音驚醒,這是幾天來一直跟著我們的怪物發出的聲音。我們都很害怕,再也睡不著,也不敢睡。

我們一起拿出手槍、步槍,把子彈上膛。隻要怪物敢進窩棚,我們就開槍。忽然,窩棚前麵閃過兩個黑影,我們一起開槍,卻沒有擊中什麼。”

“這是兩個男野人。三天三夜的時間裏,他們一直跟著我們。槍聲雖然沒有擊中他們,但卻也把他們嚇跑了。

我們恐懼稍減,準備生一堆火。野人怕火,有了火他們就不敢來騷擾我們。可是附近都是芭蕉樹,沒有可以生火的柴火。

於是邱阿紅就說她去找柴火,讓我們其他人在後麵掩護她。她提著子彈上膛的槍走在前麵,在灌木叢中搜索前進。後來她的身影就不見了。我們一直等她,也不見她回來。

後來,我們一起衝出窩棚去找她,用槍衝著灌木叢掃射。子彈都打光了,也不見回音。天亮的時候,我們終於找到了她,發現她已經用一根枯藤上吊了。”

已經死去的這名女兵身體已無片縷,下身血肉模糊,腿上也淌著血跡。在她身上,有很多牙齒咬過的痕跡,創口凝結著黑色的血跡。

女兵的慘死讓叢林裏的人們變得更加恐慌。

糧食漸漸吃完了,馬肉也吃完了,戰士們隻好打野猴、山豬或捉活蛇、老鼠、青娃等小動物充饑。

這些野生肉食並不好吃,比如猴子肉就有一股腺臭味。沒有受過特種訓練的士兵們吃這樣的食物,常常覺得難以下咽。

捉不到動物吃的時候,就吃野芭蕉的根或是野果、樹葉。有些不認識的植物,可能有毒,就先在嘴裏嚼一嚼,如果發麻就證明有毒,立刻吐出來。

雖然大家都很小心,但仍然有很多人因為吃下有毒或者不幹淨的東西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