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傳承有序(全書終)(2 / 3)

這裏是秦嶺之內,需要經過很多的關卡才能抵達的一處山穀。

山穀很深,寬度約是兩裏左右,進去之後就能看到好多煙柱在吐出黑霧。

呂政還是第一次知道秦嶺裏麵有這麼一個地方,並且還是修建了不少建築物,駐紮了一支身穿黑色製服的軍隊。

漢軍的戰袍繼承了晉軍的紅色,一支製服全黑的軍隊,給了呂政很多的神秘感,少不得又有諸多的聯想。

“王上。”陰繆問候之後,又說道:“臣已準備妥當,王上與公孫隨時可檢閱。”

這個陰繆是誰?他是卓……也就是呂武剛穿越過來時那位家老的孫子。

所以了,以陰為前綴不一定是呂武的後代,更可能是呂武發達之初那一批跟隨自己家臣的後代。

還有就是,呂武後代的前綴並不固定,他們可以有很多的氏,用陰和呂來當前綴的最多,一些則是用自己獲得的封地為氏,可以使用漢的則是嫡出。

其實如果按照春秋規則的話,秦國這一支有自己的國家之後,不再是趙氏,應該是成為秦氏了,也不知道史書上怎麼還會將秦國的嬴姓仍然認證為趙氏。

呂政不知道過來是幹什麼,一聽是要檢閱,納悶就算是換了一身的黑色製服,還會跟其它軍隊有太多的不同嗎?搞得需要特地過來檢閱。

到了檢閱的地方,呂政看到現場擺著一些沒見過的“青銅管子”,它們還都被架在一種有輪子的“戰車”上麵,感到更為迷惑。

那些“青銅管子”其實就是青銅炮,有大有小,有長有短,炮管的厚度也都不一樣。

呂武早就研究出了火藥,怎麼可能沒有想過搞火器,隻是沒拿出來用過而已。

為什麼是研究和製造各種口徑的青銅炮?道理就擺在那裏,炮的製造難度遠遠小於槍,傻了才從最難的開始著手研究,肯定是要從簡單的先積累經驗,再去慢慢研究更困難的呀!

然後,又為什麼是青銅炮?這個問題就更笨啦!如果是使用鐵,隻要炮管會多粗嗎?那樣一門炮要多少斤,然後開多少炮之後就不能再用了?

除非是鋼,並且還要特種鋼,要不然在技術未達標之前,使用青銅炮才是最節省成本的選擇。

呂武帶著呂政就近觀看,肯定會一一親口給呂政介紹。

聽是有在聽,隻是呂政聽得跟天書一般,一字又一字拆開知道是什麼字,字連起來的句子聽著就有些迷糊了。

呂武也不急迫,他認為等呂政看完開炮會明白的。

隨後,爺孫倆退到了後方。

尹繆則是親自操作著裝藥,包括定量的火藥包和尾部的引線,再將彈丸放入炮管,做完了轉身看向了呂武,得到示意再去拿起一根火把,點火之後引線燃燒,大概一個呼吸的時間一聲轟然作響,炮身一振再推著輪子往後退,完成了炮彈的發射。

搞不懂是什麼狀況的呂政在一聲炸響之後,哪怕事先有被提醒也是被嚇了一大跳,看到前方有塊白布的區域被什麼砸中再發生爆炸,先是有些失神,隨後將呂武之前講的一些話給琢磨明白了。

就是一種武器,依靠火藥作為推力,配著青銅管將彈丸發射出去,彈丸飛行過程中不會發生爆炸,遭到阻礙則是會產生偏移,掃中人體則是會帶去死傷,等彈丸的引信燃燒到核心火藥部會再次發生爆炸,鐵珠會橫掃周邊唄?

糜爛幾十裏?不可能的,又不是和平炸彈。

開花彈的殺傷範圍約是三十米左右,越往外麵會隨著空間增大而威力越小。講人話就是鐵珠就那麼多,空間大肯定就密度變小。

各種口徑的青銅炮先後進行了發射,一再看下來的呂政產生了更多的疑問。

“為何不使用此武器?”呂武做出了一個啞然失笑的表情,才解釋道:“我家使用弩,弩為列國私下仿造。若是使用此武器,數十年內或再被仿造。”

不要小看別人的智慧!隻要是拿出去用,不可能有永遠守住秘密的那一天,被研究出來是遲早的事情。

再則,拿到戰場上去使用,以為永遠不會被丟上一兩件嗎?想太多了,不可能的!

呂政一想也對,漢國的敵人沒有那能耐逼得自己這位爺爺拿出秘密武器,既然是秘密武器肯定是用在最關鍵的時候,先藏起來再訓練相關的軍隊,簡直是太合情合理了。

目前青銅炮也不多,各種口徑攏共兩百門罷了,並且還在持續研究階段。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