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肯定沒有“槍杆子裏出政權”這句話,一些該有的覺悟,到了一定身份地位則是一定要有。
呂陽沉默了一小會,才說道:“我去求見父上。”
眾太子屬僚趕緊慎重其事地站起來,齊刷刷對呂陽行禮,盼著能夠馬到功成。
正在接見楚國公子罷敵的呂武得到請示,想了想讓呂陽過來。
楚國的使節團抵達“長安”已經有一段時日,早先與之接洽的是太行令梁興。
這個也是一種必然步驟,漢國需要先搞清楚公子罷敵的來意,雙方先將該談的事情取得共識,再讓一國之君出麵來最終敲定。
“公子有往‘姑蘇’經曆?”公子罷敵好奇地問了呂陽一句。
所以吧,呂陽遭到流放,其他諸侯國不太好說,楚國好像知道那麼一回事,並且還對呂陽的行蹤保持關注,隻是沒有針對性做點什麼。
那個“姑蘇”在五湖東麵,是一座位於“吳”西邊的山。
當地算是吳國的腹心之地,目前卻是被楚國控製了。
呂陽去那邊為的是了解楚國對吳國的軍事行動進展,無法看到太高層麵的東西,了解到的事情卻是不少。
公子罷敵得到回應,又問道:“如公子所言,吳人還有複來可能?”
如果沒有意外,等待熊圍將局勢穩定下來,公子罷敵就會成為楚國的核心高層之一。
呂武已經跟公子罷敵談得差不多,有呂陽過來求見,索性也就讓呂陽和公子罷敵有交流的機會。
按照楚國對外宣布的消息,吳國算是一個已經滅亡的國家,隻不過並非滅亡在楚國手裏,他們的說法是最後一任吳王季劄被越國戕害,導致了吳國的滅亡。
季劄的的確確也是死於越王夫譚的加害之下,問題是吳國十分之七的疆域落到楚國口袋裏,有大約十分之二遭到越國侵占,剩下的十分之一變成三不管地帶。
目前還有大批的吳人不願意接受亡國的事實,他們反抗楚國和越國的統治,另有餘眛的兒子僚帶著吳國的殘兵敗將去了泗水一帶苟延殘喘,得到鍾吾國和淮夷國的暗中庇護。
呂陽說道:“吳人愚昧、好鬥、無信,公子想必盡知?”
以當前的時代來說,那麼描述吳人還真不是貶低,就是講得太絕對了一些,鍋需要國家統治階層去背。
公子罷敵對呂陽那麼定義吳人肯定接受,說道:“公子實熟吳人秉性。”
換種角度,他們其實很羨慕吳人對吳國的忠誠,家國淪陷之後依然反抗不止,很希望自己治下的黎庶也能像吳人那樣。
所以,同樣的一件事情,站在各自的角度也就有了兩麵性啦。
“依我所見,吳僚怎會坐視,必有複土決心;越亦非易與之輩,可聯吳抗楚,複扣押延陵季子加以戕害,垂涎吳土之意昭然,豈會坐視吳土歸楚?”呂陽說道。
當前楚國和越國的關係並不好,隨著吳國的疆土淪陷之後,楚國和越國的摩擦日益增多,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發大戰。
原本楚國已經覺得吳國夠不講規矩,等楚國對上了越國才知道什麼叫根本沒有規矩。
楚國正在開發“鳩茲”,想要開墾出一個產糧地。
公子罷敵跟自己的兄長公子祿書信往來間,沒少從公子祿那裏看到抱怨,說是原本就遭到吳人的襲擾,連帶也出現了越人的身影。
楚國開發“鳩茲”麵臨麻煩的事情,公子罷敵當然不會跟呂陽提起,既然呂陽提到了越國對楚國的威脅,多多少少也就抱怨起了越人更加無恥的一些行為。
見完了公子罷敵的呂陽再次找到老父親。
“父上,楚國內部未淨,複有吳、越之擾,範將有喘息之機,韓、鄭亦有變局。”呂陽停下來小心翼翼觀察一下老父親的態度,看不出什麼,非常猶豫要不要提出想去‘漢中’那邊主持征討蜀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