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急君父之所急(1 / 3)

位處太行山以東的“邯鄲”不但是一座堅城,它還具有山川地勢之利。

邯鄲趙經營了“邯鄲”近百年之久,從趙旃到目前的趙勝雖然對趙氏大宗薄情寡義,兩父子對內則是極盡籠絡,打造了一個猶如鐵桶一般的邯鄲趙氏。

恰恰是因為邯鄲趙內部太過於穩定,導致很喜歡先跟人交朋友再嚐試吞並的呂武及時停止對邯鄲趙的相關行動,轉為提供方便以及其它方麵有限的支持。

中行吳想要拿下“邯鄲”沒有那麼容易,隻要邯鄲趙內部沒有出現大問題,哪怕目前的攻城器械已經更新換代,荀軍對“邯鄲”的城池攻堅戰打起來也不會那麼容易就攻克了。

當邯鄲趙的使者來到“長安”求見,呂武第一時間進行了接見。

代表邯鄲趙過來的使者叫趙琦,他是趙勝的第三個兒子。

取名叫“朔”、“武”、“琦”……等幾個名字,一個大家族裏麵總是有那麼幾個人會是這些名字,呂武對這種情況已經有了很大的免疫力。

“拜見漢王。”趙琦看上去是一名英俊小夥,以外臣之禮見禮之後,又說道:“荀王無道,名曰為盟友解憂,實則行霸占之舉,當為天下人公敵也。”

喊著幫盟友守城,幹的是奪取城邑的事情,中行吳的這種做法的確遭到了天下人的詬病,甚至荀國內部都有不小的反對聲音。

趙琦見呂武幾乎沒有什麼情緒波動,說道:“漢王乃不朽人物,四晉無不期盼漢王重振霸業,邯鄲趙亦然。”

求援能說得這麼清新脫俗,有點不切實際了。

隨著韓國名存實亡,誰還看不出原先從晉國脫離的諸侯有重新統一四晉的雄心呢?

當前漢國是原先四晉中看上去最為強大的一國,隻是漢國跟楚國的糾扯比較多,使人難以判斷漢國能拿出多少力量來完成四晉歸一。

荀國當然也不弱小,尤其中行吳還說服了齊國、魯國、曹國等諸侯停戰,弄得好像荀國能拿出全部的力量來跟漢國較量,甚至有可能跟齊國結盟共同對付漢國,使得荀國和漢國的實力對比好像差距不是那麼大了。

楚國連續多次敗在漢國手裏,以楚人的性格絕對思思念念想要報仇。所以哪怕熊圍派出使節團到漢國商議停戰,天下諸侯依然不相信楚國會忘記先王死於與漢軍的交戰之中,楚國必然不會真的跟漢國存在什麼和平。

按照大多數諸侯的猜測,得位不正的熊圍需要一些時間來鞏固和清洗內部,一旦熊圍解決了內部的麻煩就會立刻對範國動手,到時候漢國即便不救範國,等待範國完蛋之後,楚國毫無疑問會對漢國開戰。

大家已經將楚國安排得明明白白,有諸侯想著給楚國添堵,或是做實際行動幹擾楚國嗎?想要那麼幹的諸侯實力不夠,有點實力的諸侯則是有自己要幹的事情。

當前進入到大爭之世已經成為諸侯間的一種共識,他們不是忙著自保,便是想要圖強,導致更願意站在旁邊看別的諸侯打生打死損耗實力,一個個就想著要當那個“漁翁”了。

趙琦說了很多,包括邯鄲趙願意投奔漢國,開出了符合自己底線的價碼,得到的是呂武不鹹不淡的一句“容寡人思量”就再沒有其它話了。

沒有收獲的趙琦很心焦,不顧外交禮節立刻求見呂陽,想從呂陽這裏影響呂武,進而使漢國出兵援救邯鄲趙。

“實非不為,乃無以為之。”呂陽接見了趙琦,麵對嚎啕大哭的求援顯得很是無奈。

趙琦說道:“荀王以大兵攻我,如若‘邯鄲’城破,我家絕無幸存可能。我家若亡,荀王便再無憂,於漢亦為險也。如今援我實為漢之利,有我家牽製荀王麾下六萬兵馬,漢軍破‘壺口’便可與我家合兵殲滅荀軍主力,怎可失此四晉歸一絕佳時機?”

漢國想打荀國隻有“壺口”那邊的路線嗎?肯定不是的呀!

趙琦隻是站在邯鄲趙的角度,講一些聽上去很有道理的話。

對,沒錯,要是漢軍能攻下“壺口”再去援救“邯鄲”,確實有可能跟邯鄲趙聯合起來殲滅六萬荀軍,隻是“壺口”有那麼好打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