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錯綜複雜的局麵(2 / 3)

範鞅說道:“時過境遷已成定局,不若叔父先往‘雍梁’以觀時局?”

這個“雍梁”在“新鄭”的西南麵。

子產完成了複國,得到楚國的幫助先奪回“湛阪”一線,再有楚軍大舉北上擊潰了範軍,導致範國失去了南麵的大量城邑。

現在的情況是子產光複了原先鄭國大約五分之一的城邑,楚國又吞並了陳國、蔡國和沈國跟範國成了鄰居。

範國麵對鄭國想要奪回疆土,還有楚國在側虎視眈眈?範鞅現在需要一個緩衝區的存在,安排韓起帶著約四個“師”韓軍去駐紮“雍梁”就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韓起現在的確是需要一個落腳的地方,他對範鞅提出韓軍駐紮“雍梁”也不是無法洞悉範鞅的用意。

之前,韓起跟子產隻是存在默契,雙方不願意血拚削弱自己便宜了別人,直至先後遭遇到漢軍的攻擊才順勢進行了結盟。

而韓起跟子產結盟,然後子產是範鞅的敵人,範鞅又跟韓起是盟友,三方的關係看上去還真是夠亂的。

“漢王果真歸還‘虎牢’於範?寡人以為絕無可能。”韓起現在積累的事情太多,著實也是筋疲力盡,想著去王號,暫時沒有做而已。

範鞅的臉色一下子變得陰沉了。

相較於韓起歲數有點大,思維方麵僵化了,一時間難以觀察到時代變化的快速,倒是相對年輕的範鞅深刻察覺到時代真的變了。

當然了,也是士匄教得好,很早就讓範鞅明白什麼叫吃進肚子沒有吐出來的可能。

範鞅有進行過換位思考,想的是自己坐在呂武的位置上,占領了“虎牢”有沒有歸還的可能性,幾乎不用費腦子立刻知道自己不會歸還。

“叔父,可有重歸一國意願?”範鞅比較突然地問了一句。

“甚?”韓起先一愣,然後滿臉錯愕,問道:“範氏欲歸漢,為漢氏子姓之臣?”

範鞅不答。

在之前,有鑒於範國的現狀在亡國邊緣,彘裘提出需要穩住呂武的建議,也就有了兩人去見呂武提出範國跟漢國進行合並的探討。

當時他們隻是想要穩住呂武,再讓漢國為範國的安全做出最大保障,也許還能得到漢國的極力支持反攻楚國。

有句話叫“此一時彼一時”,那個時候範國還有“虎牢”以北能夠指望,目前“虎牢”卻是落在了漢國手裏,致使範國被一分為二,偏偏範鞅根本無力使用暴力手段將“虎牢”進行收複。

漢國輕易攻占了韓國三分之二城邑,荀國不費工夫得到韓國三分之一城邑。這件事情給範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震動,看明白一些貴族認定大家身出同源,有效忠韓氏、漢氏、荀氏、範氏都覺得一樣的思維。

範鞅怎麼能不明白在那一種思維之下,幾個從晉國分裂出來的國家,誰強大就能更得人心,或者叫使之向往,根本沒有攻占異國會帶來的那麼多麻煩。

一句話讓韓起先覺得不妙,後來還真的思考了起來,有一小會之後才說道:“我觀當今態勢,漢、荀必有相爭,再有楚在側,韓、範並非無再起之機。”

範鞅當然知道接下來的局麵是漢國與荀國相爭,還會有一個楚國時刻窺探中原,關鍵怕的就是一旦漢國跟荀國打起來,範國給亡在了楚國的兵鋒之下。

那是幾乎可以預見的未來結果啊!

畢竟,漢國跟荀國打起來,哪裏還有閑工夫管楚國打不打範國,甚至漢國或荀國為了拉攏楚國極可能將範國當禮物。

範鞅覺得倒是韓起還可能有重新振作的機會?

漢國一再痛擊楚國,以楚人的性格有點不太好說是崇拜居多還是痛恨居多,估計楚人的心態會很複雜。

而楚國有機會給漢國造成麻煩絕對不會放過,他們能支持子產抗擊範國,就能支持韓起重奪城邑。

“荀有齊、魯在東,荀王不似行險之人。”範鞅還是覺得韓起看待事情太簡單了。

韓起有點氣悶,想道:“我竟然被小輩教育了?隻是中行吳沒有徹底解決東麵的威脅之前,恐怕不敢跟漢武撕破臉。現在就看漢武願不願意吃虧,坐視中行吳的不勞而獲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