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將“老巢”贈送出去之前,韓氏的封地就在附近,要說三人之中誰最關注函穀關的修建,自然是韓起無疑了。
韓起沒有多說什麼。
現在看起來函穀關好像是修成了,實際上函穀關並不止眼前所看到的關城以及前方建築群,沒有將周邊山體的一些防禦設施算進去,不算是完整的函穀關。
完整的函穀關包括一座主關隘,還有其它位置卡住穀口的四處小關隘,另外就是山上的屯兵堡壘,以及戰時布置的各種床弩、投石車等大型軍事器械,更不用說招之則來的眾多弓弩手了。
真的有敵軍來攻打函穀關,主要入關穀地也就能容納一萬多人,他們在前進的過程中不但要注意腳下,兩側山體之上絕對會有遠程武器覆蓋。
韓起稍微想象一下那個畫麵,渾身控製不住打了一個冷戰,心想:“想要攻破函穀關?要死掉多少人才能將守軍的箭矢消耗完啊!”
不知道士匄和中行吳有什麼想法?他們遙望函穀關的臉色明顯就不對勁。
“漢王為何修建此關?”士匄本以為範氏修建虎牢關就夠牛逼,跟函穀關一比,虎牢關有點不夠看了。
中行吳看上去有些失神。
這幾個晉國的卿位家族分別建國之後,不止漢國在修建關隘,範國、荀國和最晚建國的韓國,其實也都分別挑選有利地形加強關隘或修建新的關隘。
範國先修了虎牢關,後來跟以楚國為首的聯軍戰事陷入不利,有了加強虎牢關防禦設施的動作。
士匄這麼幹是做好了最壞的心理準備,也就是一旦從鄭國那裏奪來的城邑失去,範氏好歹能憑借虎牢關擋住敵軍,保住從晉國分食而來的城邑。
荀國則是在“壺口”那邊修建關隘。他們選擇“壺口”修關再合適不過了,一旦守住“壺口”就能擋住西邊的來犯之敵,敵軍不走“壺口”則是要繞上一兩千裏路。
韓氏立國的時間最晚,他們卻是修建關隘最多的諸侯國。
原先的晉國是四麵環山的地形,玩取而代之的韓氏,他們軍隊的戰鬥力不比幾個老大哥,要是再不懂利用山川地勢的優勢就傻了。
對於韓國來說,非常要命的地方在於兩個方向的山川地利全麵被漢國占去了。
哪兩個方向?
第一個就是“新田”的東北方向,那邊的出入口屬於漢國,不但卡死了韓國的可擴張方向,隻要漢國願意還能一調動河東郡大軍就能在半個月內兵逼“新田”的城下。
另一個方向就是西邊。這個方向還是韓氏自己將地盤拱手相讓,搞得“新田”東北邊至少還有一個占地很廣的“賈”作為緩衝區,漢國想從西邊兵逼“新田”,從跨過邊境線到抵達“新田”,花費的時間都不用超過三天。
韓起一直想著要遷都,思來又想去沒找到什麼好位置,愁得都要滿頭白發了。
“生於不義,死於恥辱?”韓起近期一直在想這個。
沒有疑問,韓國的誕生不論還是在當前,還是到了以後,一個篡國絕對是跑不了的。
當前韓國的風評很爛,偏偏韓國從軍事實力上也有點弱,要不然挨了罵揍回去也就是了。
韓起成了一國之君,看待事務的思維有了變化,尤其是當前天下局勢一再動蕩,產生了一絲絲的覺悟。
“我聞陳、蔡皆已不存?”中行吳率先打破安靜。
士匄說道:“暴楚滅人國、絕其嗣。”
啊?
陳國和蔡國不是跟在楚國這位老大哥後麵找範國的不痛快嗎?怎麼說沒就沒了,還是被老大哥給吞啦。
士匄又說道:“不獨陳、蔡,沈亦亡也。”
範國有想過趁機會反攻,沒想到陳國、蔡國、沈國等等諸侯國一點水花都沒有冒起來,使得範國的反攻沒開始就結束,並且還使得範國要為自己的生存感到擔驚受怕。
現場又安靜下來。
好吧,楚國不愧是春秋戰國時期滅國最多的國家,他們這麼幹其實也就向諸侯講透一個事實:滅人國,互兼並,朝夕不保的時代已經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