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什麼叫滅頂之災?這就是!(1 / 2)

“曲梁②”距離“邯鄲”並不遙遠,兩地從平麵地圖看去相隔約五十裏地。

當然了,平麵地圖的距離是一回事,真正走起來用時多久又會是另外一回事,不能用相隔的直線距離去斷定走多少天能到,該是從實際趕路的路線去做判斷。

打個比方,“甲”距離“乙”不到一百米,中間卻是一道萬丈深淵,沒有橋梁、索道等東西的存在,又不能飛為前提,可以用走平地一百米的路程來判斷會消耗多少時間嗎?明顯是不能的。

“說好了要送個女人過來,快十年過去,還是沒有送過來。”呂武想到了很久之前的一段往事。

邯鄲趙對婚嫁的事情閉口不談,陰氏這邊肯定也不會再提起。這件事情能夠產生的結果卻是有大有小,也許某天還能成為“爆點”啊!

貴族可以暗地裏陰險狡詐,開口講了什麼話最好履行,要不失去信譽將遭到唾棄。

以前是以前,現在呂武可是元戎了,邯鄲趙不能拿那件事情不當事情咯。

呂武待在大軍之中。

人之常情之下,士匄帶著一批人去了“寒氏”那邊。

考慮到時間方麵允許,呂武才不會在這種事情上為難士匄。

如果時間不允許?相信士匄會自己有逼數,免得落人話柄。

按照行軍路線,再看看時間,衛國沒搞事的話,上軍已經借道衛國進入齊國境內?

衛國那個精神病君主會搞什麼很難猜,取決的是當時衛君衛衎有沒有犯病,衛國執政孫林父能不能壓下去。

中軍的駐紮地點跟衛國有點距離,消息傳遞需要三四天。

根據事先的約定,一旦齊國集結大軍迎戰,魏琦會派人到“曲梁②”通知。

到時候,呂武不會是帶著中軍去跟上軍會合,中軍要幹的事情是向東北方向繼續行軍,一旦被齊國發現就會立即展開軍事行動,沒有被齊國發現則會走到合適的位置,再直接逼向“臨淄”這個齊國的都城。

“大河抵衛國分流為二……”呂武頓了頓,環視了帳篷內的人一圈,問道:“諸位以為當走何處?”

現在大河(黃河)的入海口在不是後世的萊州灣,是在後世的天津那邊。

然後,大河在後世鶴壁市附近開叉成為兩條河流,河麵都還很寬,使得中間出現了一個狹長的兩河狹長地帶。

目前棲息在那個狹長地帶的人並不多,以晉國這邊掌握的情報,形成大型定居點……也就是存在城池的地方僅是一個“冠氏”,它處在分叉後下狹長地帶的南河係邊上。

呂武已經派出偵騎沿著兩條河係進行勘察,能找到更多的淺灘最好,再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渡河地點。

他們需要考慮當地的季節氣候性,避免汛期到來時的河麵上漲和水流迅猛階段才展開行動。

秋季是一個多雨的季節,一旦時間上麵不允許,哪怕是能夠建造浮橋過河,肯定是會造成時間延誤的。

為了避免“天有不測風雲”的情況發生,呂武一直有做心裏準備,帶足了匠人。

很多時候怕的就是哪怕有做事先準備,真正施行起來依然存在困難。

現在的交通非常不便利,再加上人員素質方麵的差距,非常多事情想是一回事,真正做起來很難達到預期目標。

中軍停駐在“曲梁②”的第十八天,魏絳過來了。

“為何是你?”呂武對魏絳的到來真心感到意外。

魏絳一副風塵仆仆的模樣,不免會令人下意識覺得事情有些不妙。

“上軍入齊境,齊國早在嚴陣以待……”魏絳說出了一係列的消息。

首先是齊國好像早就知道晉軍東進的消息,集結了三個“軍”在衛國邊境約百裏的位置。

齊國探查到晉國上軍的蹤跡,統兵的齊國執政崔杼派遣晏弱出使,尋求消弭兩國爆發戰爭在做努力。

什麼情況?

晉國派出宣戰使節的時間很有計劃,會是上軍進入齊國境內的稍早之前。

等於說齊國得到晉國的最後通牒,再集結大軍迎戰,起碼需要耗時一個月,不應該早就在嚴陣以待。

呂武說道:“當是齊國早早便在窺視‘新田’,察覺我國四‘軍’集結,快馬加鞭回國稟告。”

並且可以肯定的是,齊國吞並萊國之前就篤定晉國不會放任,早早做好了怎麼應對晉國的準備。

那麼就是,齊國滅掉萊國之後,可能隻是留下極少的兵力在新占領地,早早地向西邊回師。

這樣一搞,晉國最先進入齊國境內的上軍,他們就被卡在了衛國與齊國的中間地帶,不是深入齊國才遭遇到迎上來的齊軍。

“元戎英明。”魏絳拍了一記馬屁,又說道:“上軍將從元戎之令,於‘盧’與齊‘三’軍對峙。”

那就是暫時還沒有打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