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的檢查了一番後,他詢問道:“繳獲多少發炮彈?”
王德勝指了一下旁邊的幾個箱子,“鬼子沒怎麼來得及用,還有三十二發炮彈。”
王承柱點點頭表示了然,在如此近的距離上作戰,曲射火力的迫擊炮很難發揮作用,甚至還不如一門擲彈筒。
李雲龍等的有點著急,“柱子,就問你這門炮能不能用?給個準話呀!”
“當然能用,這種炮我在旅部見過,就叫九七式迫擊炮。小鬼子把炮鏡給毀了,但那不礙事。咱是誰呀,沒炮鏡也一樣能打得準。”王承柱頗為自得的說道。
李雲龍眼睛立即變得閃閃發光,發財了,咱新一團也有能用的迫擊炮了。
他看看迫擊炮,又瞧瞧王承柱,笑嗬嗬的說:“柱子,剛才你打得不錯,給老子敲掉了好幾個火力點,回去賞你半斤地瓜燒。”
“嘿嘿,謝謝團長。”先是迫擊炮,後有地瓜燒,王承柱就把之前李雲龍怎麼壓榨他的事兒,忘得一幹二淨了,嘿嘿的傻樂。
看熱鬧的圍了裏一圈外一圈,李雲龍說:“行了行了,別看熱鬧了,趕快打掃戰場,別給鬼子留下一根毛。”
戰士們得了令,這才忙不迭地四散開來收集搜刮。
有的戰士一個人背著三四杆槍,還在尋摸著再背一把。有的戰士到處收集子彈,把身上的子彈袋裝滿了還不行,用小日本的子彈盒,裝滿了好幾個。
當然,除了武器彈藥,鬼子身上的棉衣也得扒下來。死人哪有資格穿這麼好的衣服。
新一團還有不少戰士穿著單衣,沒有一件冬裝。這秋天還能哆嗦的扛一扛,冬天非得凍壞了不可。
把鬼子的衣服扒過來改一改,冬天就不必受凍了。至於說這是死人身上的衣服,都快凍死了,誰還會琢磨這種事。
李雲龍從地上撿起幾枚子彈殼,衝著身邊的戰士們喊道:“別光收集武器彈藥,把子彈殼也集中收集起來,那也是有用處的。”
“對,同誌們都把子彈殼收集起來,這些經過複裝之後,又會變成咱們手中的子彈,都檢查仔細了。”張大彪聽到李雲龍的話,也忙給戰士們說道。
老兵是都知道的,有些新兵對此不太了解,還以為子彈殼就沒用了。
子彈是個消耗品,即便殲滅了敵人,能繳獲的也不是很多。
以前一個日軍步兵攜帶三個子彈盒,左右腰間的子彈盒各裝三十發,腰後的子彈盒裝六十發,共計一百二十發子彈。
這樣的數量能保證日軍連續作戰,保證火力優勢。但同時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被消滅了的話留下的子彈太多。
吃了一些虧後,日軍因地製宜的做出了一些改變。
在華北占領區等地,不會有太大的會戰,戰鬥強度不是太高。所以,掃蕩部隊出城掃蕩,身上一般攜帶六十發子彈,隻是原來的一半。
這樣的數量能夠保證一定的作戰持續,隻要堅持一段時間,得到消息的援軍就會迅速趕到。
而一旦被消滅了,子彈在作戰中已經消耗大部分,剩下的數量極少,也就不會產生資敵的情況。
僅憑借繳獲來武裝部隊,對於八路來說就有些困難了。
活人豈能被尿憋死?
繳獲不了,那就自己造。生產子彈的機器太難搞,那就先搞個複裝子彈的機器。
相比較其它容易搞到的材料,子彈殼是最困難的。
記得在之前最緊缺的時候,總指揮部要求各部必須送達一定數量的子彈殼。
還威脅道,如果送不去子彈殼,那就別想領子彈。一個子彈殼換一顆子彈,明碼標價。
新一團是富裕一些,武器裝備都是一線主力配置,子彈人均三十發。可這也不能算地主,充其量就是個中農佃戶,還沒有浪費到那份兒上。
收集子彈殼還不算完。
“咱們團能造手榴彈,鐵也缺乏。”王德勝這麼一提醒,李雲龍更精神了,戰士們搜集得也更細了。
新一團戰士們打掃完戰場離開後,簡直就如蝗蟲過境,什麼也沒剩下。而戰士們則一個個大包小包的,不知道的還以為要搬家呢。
經點驗,此戰日軍被全殲,僅有一人受傷被俘。偽軍亦被全殲,且有七十三人投降。
繳獲迫擊炮一門,完好的輕重機槍九挺,長短槍三百餘支,擊斃繳獲騾馬十五匹。
而新一團隻傷亡不到六十人。
偽軍不算數,此戰打出了六比一的好戰績,可謂大勝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