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氣啥勒,有事兒您就說,額絕不推辭。”趙老三拍著胸脯斬釘截鐵的回答。
為抗日貢獻力量,絕不含糊。這覺悟就比某些人強多了。
王德勝這才想起跟來的袁晨銘,具體怎麼做,還得聽行家怎麼說。
他給趙老三介紹道:“這是來我們部隊的大學生袁晨銘,有文化有頭腦。事情也是他提出的,一切遵從他的指導意見。”
趙老三此時才注意到袁晨銘,卑微仰慕等種種情緒,浮上心頭。一雙手淩亂的不知道該往哪裏放。
實在是大學生這個名頭太大了。
村裏上過幾天私塾的也就那麼幾個,村長的孩子去縣城上個小學就了不起了。
大學生那是什麼呀?
擱在前朝,那就是舉人老爺,搞不好就是個進士勒。
今天大學生來了他們趙家莊,那可真是文曲星下凡了。
袁晨銘見狀覺得有些莫名其妙,隻好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道:“趙大叔,叫我小袁就可以,指導員他們都這麼叫我。”
“小……袁。”
“嗯。”袁晨銘答應了一聲。看得出來,趙鐵匠還是很緊張的。
其實不緊張也不可能啊,和文曲星搭上話了,那可是莫大的榮耀。
沾上文曲星的文氣,他那孫兒要是讀書讀出點名堂來,祖墳都得冒青煙。
要是一直這麼尷尬,什麼時候能做完事兒?
王德勝出言說了幾句話調劑氛圍,並把事情引到正題上。
“小袁,說說你那個打造的東西。”
袁晨銘應了一聲,拿出他的小本本來。給趙鐵匠展示他的繪畫圖紙,並作解釋。做起正事來,他也是很認真的。
要做的是木柄手榴彈的戰鬥部,就是木柄最上麵那個鐵疙瘩。
但別看這個鐵疙瘩看上去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也是有講究的。
袁晨銘觀察過戰士們手裏頭的邊區造手榴彈,那個鐵疙瘩大體看上去是個圓球,可也不怎麼平整,有的奇形怪狀的。
聽有的戰士說,他們剛拿到手榴彈之後,要好好的摸一摸那個鐵疙瘩。
看看有沒有尖銳的地方,如果有,就一定要在石頭上磨平了,不然會掛破衣服。
那是模具沒弄好的緣故。
但其實那些也不算是太大的影響,可以克服。
真正影響的是這玩意兒質量參差不齊。有的手榴彈一炸兩瓣兒,有的崩出一個角來,還有的就冒一股黑煙。
就說吧,這怎麼殺鬼子?
當然了,在敵人反複的掃蕩下,三兩人的小作坊,工具材料都是湊合的弄,能造出點兒殺敵人的東西就不錯了。
要求太多就是苛求了。
手榴彈總比大刀長矛強吧!
了解那麼多,袁晨銘隻是覺得有些惋惜。他要做的東西,當然不會,也不可能向那樣顛沛流離的小作坊靠齊。
他要做,就得做點能管用的。
怎麼做?
手榴彈的戰鬥部就得有所改進,那就是在製作的時候就預製破片。
預製破片就相當於手榴彈上那一格一格的東西,就是一個讓它容易破成小片的外殼,爆炸的時候能均勻飛出去,而不是被胡亂炸爛。
隻要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這手榴彈算是成了一半。要知道,手榴彈的威力主要在於爆炸後飛濺的破片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