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日軍機群已經全部逃竄出武漢領空,而且21中隊和蘇軍戰鬥機中隊正在江南,繼續追擊殘餘日機。
追逐到長江北岸邊的8架E-15驅逐機,因為在速度上的劣勢,都明智的沒有選擇渡江追擊,而是沿著長江北岸西飛。
對於現在的中國現狀,不僅戰機珍貴,而且戰機燃燒的燃油,同樣是無比的珍貴。
這些洋機洋油都是用國內貧瘠的礦產資源,國內百姓和國外華僑的無私捐獻,換來殺敵報國的利器。
容不得半點無謂的浪費。
飛翔在前的副隊長劉宗武的2302號驅逐機,左翼輕擺三下。
然後調整機頭,朝著王家墩方向,緩速下降。
23中隊的飛行員們,知道這是劉宗武暫時接替中隊的指揮權,下令回航王家墩機場。
“嗡——”
23中隊剩餘的6架戰機均是壓速下降,轉向王家墩機場。
而22中隊僅剩的2架伊-15戰機,見勢也調整方向,跟隨飛向機場。
“勝利了!”
“空軍威武,空軍萬歲!”
“走,去機場慰問空軍英雄!”
“去慰問英雄!”
看到這一幕,整個漢口的百姓們,都是齊聲歡呼,朝著王家墩機場那邊跑去。
甚至有漢陽的百姓,成群結隊的蜂擁的通過漢江上的浮橋,來到漢口,興高采烈的彙流進人河,跑向王家墩機場。
這群翱翔在藍天的戰鷹,今天不僅痛殺日寇,打得他們落花流水,而且使得日軍轟炸機至此至終沒有機會在三鎮投放下一枚炸彈。
如何不讓武漢三鎮的一百二十萬百姓激動和振奮!
不親眼去看一看凱旋而歸的英雄們,不去表達一下自己內心的敬佩和謝意,自己哪能在屋裏坐得下去?
此時,武漢三鎮各大報社的攝影記者們,也都挎著相機,擠著滿街如潮的人流,放足朝著報社跑去。
他們要用最短的時間,把剛剛照下的珍貴照片‘洗’出來,配以洋洋灑灑的文字,作為明天報紙的頭版頭條。
名字就叫做:中國雄鷹振翅大敗日寇,勇殲倭奴!
而另外一些記者,則是要麼去尋找日機的墜機點,以求獲得第一手的影像資料,要麼就是跑向王家墩機場,去采訪凱旋的英雄。
一些西方各國的戰地記者,也都在滿街密密麻麻的人流裏,大步的朝著電報局跑去。
準備到了電報局,就地口述一封精彩洋溢的戰地戰報:
“武漢上空剛剛爆發一場激烈的大空戰,在英勇的中國空軍的奇謀打擊下,東洋戰機紛紛折翅武漢上空,最終不敵,狼狽逃竄!”
而那些拿著軍用望遠鏡,在各個有利的樓頂高處,觀察戰況的英美法德蘇意的軍事觀察家們,各國大使們。
在放下手裏的望遠鏡的時候,都是一副震驚的神色。
“我的上帝,在淞滬戰爭之後,原本以為中國會完全的失去製空權,真沒有想到今天竟是這種令人驚訝的戰況。中國空軍打得真漂亮!”
在漢口漢正大道的一棟四層西洋樓的樓頂,美國駐華大使詹森,武官卡爾遜上校,美國《星期六晚郵報》駐華戰地記者埃德加·斯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