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爭從1594年開始,一直到1645年,始終沒有停止過。無論是在政治問題上,還是在軍事問題上,都爭論不休。這種爭論是什麼性質的呢?這是地主階級內部的矛盾。開始是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之爭,後來演變為東林黨與閹黨之爭。由於東林黨的主張在某些方麵是有利於當時的生產的發展的,因此他們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但是反過來說,所有的東林黨人都反對農民起義。這是他們的階級本質決定的。譬如史可法這個曆史人物,從他最後這段曆史來說是應該肯定的。那時候,清軍南下包圍揚州,他的軍事力量很薄弱,也得不到南京的支持,孤軍據守揚州。但他寧肯犧牲不肯投降。這是有民族氣節的人,也就是毛主席所說的有骨氣。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史可法就是這種有骨氣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以前的曆史就不好追究了。他以前幹什麼呢?鎮壓農民起義。在階級鬥爭極為尖銳的時候,這些人的階級立場是極為清楚的,反對農民起義,鎮壓農民起義。即使在他抗拒清軍南下的時候,還要反對農民起義。有沒有同情農民起義呢?沒有。不可能要求統治者來同情被統治者的反抗。
對於這樣一段黨爭的曆史,要具體分析,具體研究。黨爭跟明朝的政治製度有關係。明太祖在洪武十三年取消了宰相,取消了中書省,搞了幾個機要秘書到內延來辦事情。到明成祖時搞了個內閣,這是個政府機構。內閣的權力越來越大,代替了過去的宰相,雖然沒有宰相之名,但是有宰相之實。至於給皇帝個人辦事的有秘書,就是在宮廷裏麵設立一個機構,叫作“司禮監”。這是一個內廷機構,不是政府機構。司禮監有一個秉筆太監,皇帝要看什麼政府報告,讓秉筆太監先看;皇帝要下什麼書麵指示,也讓秉筆太監起稿。皇帝年紀大一些、知識多一些的,還能辨別是非,是不是同意,他自己有主見。可是一些年輕的皇帝就搞不清楚,結果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就*縱政治,掌握了政權。因為用人和行政的權力都給了司禮監,結果形成了明朝後期的太監獨裁。在明朝曆史上有很多壞太監,像明英宗時代的王振,明武宗時代的劉瑾,天啟時代的魏忠賢等。太監當家的結果,就造成了政府與內延之爭,也就是統治階級內部地主階級知識分子與太監爭奪政權的鬥爭。明朝後期五十年的東林黨之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進行的。
隨著太監權力的擴大,不但中央被他們控製了,地方也被他們控製了。洪武十三年以後,地方上設有三司(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三司是各自獨立的,都受皇帝的直接指揮。到了永樂時代,當一個地區發生了軍事行動,像農民起義或其他的群眾鬥爭爆發的時候,這三個司往往意見不統一,各管各的。結果隻好由中央政府派官員去管理這個地方的事。這個官叫巡撫。巡撫是政府官員,常常是由國防部副部長,即兵部侍郎擔任。巡撫出去巡視各個地方,事情完了就回來。可是由於到處發生農民戰爭和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戰爭,這個官去了以後就回不來了,逐漸變成一個地方的常駐官了。因為巡撫是中央派去的,所以他的地位在三司之上。過去三司使是地方上最大的官,現在三司使上麵又加了一個巡撫。但這能不能解決問題呢?還是不能解決問題。為什麼呢?因為巡撫隻能指揮這一個地區的軍事行動,比如浙江的巡撫就隻能管浙江這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