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4章 軍事基地
當雙方在這一方麵達成了協議後,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談判了。
五月初三,雙方談判代表團正式簽訂了協議。
協議的內容有很多條款,其中最為主要的條件就是奧斯曼帝國出讓埃及地區,交給大乾帝國以建立軍事緩衝區,這說是軍事緩衝區呢,但實際上也就是把整片埃及地區割讓給大乾帝國裏。
不過奧斯曼帝國之所以最後答應了,也和大乾的另外一個政策有關,那就是大乾一向來都是隻要土地不要人的。
而人口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是寶貴的財富,沒看見人家草原人三天兩頭外出征戰劫掠人口嘛。
但是大乾呢,不要任何埃及地區上的土著,甭管是奧斯曼帝國人還是那些土著們,通通都不要。
不僅僅是人口,所有東西奧斯曼帝國都可以打包帶走。
除了土地,大乾人表示啥也不要。
奧斯曼帝國可以會把上述地區的所有人口全部遷回到他們的領土上,當然了,就奧斯曼帝國的國力而言,可沒辦法組織規模達到數百萬的人口大遷移。
為此,大乾帝國方麵表示將會免費提供船隻往返地中海,幫助奧斯曼帝國運輸人口。
除了埃及地區外,還有一條臨時附加談判的條款,那就是大乾帝國向奧斯曼帝國購買西亞半島以及波斯灣北部部分沿海地區的條款。
購買的詳細條款,類似於埃及地區,同樣是隻要土地不要人,奧斯曼帝國可以把上述地區的人口以及任何東西全部搬走。
當然了,實際操作中也隻局限於沿海地區的部分城市,因為很多地方奧斯曼帝國自己都沒能實際掌控,當地的各種部落太多,奧斯曼帝國表示我們已經掌控的沿海區域可以交給你們,也可以把我們的人撤走,但是當地人就得你們自己搞了。
最後整個協議綜合起來,其實就是大乾帝國出資兩百三十萬乾元,向奧斯曼帝國購買了整個埃及以及西亞半島並包括波斯灣北部部分沿海地區。
這種條件其實很苛刻,正常國家如果有其他選擇的話,都不會選擇答應。
但是在艦炮的威脅下,奧斯曼帝國沒得選擇,更何況大乾人還給了穆拉德三世另外一個承諾,最後穆拉德三世才答應了。
什麼承諾才讓穆拉德三世答應?
因為大乾答應穆拉德三世幫他訓練一支新軍!
注意,不是幫奧斯曼帝國,而是幫穆拉德三世,這裏頭有著極大的區別。
大乾將會幫助穆拉德三世訓練一支人數在一萬五千人左右,裝備大乾最新型出口武器,包括火帽滑膛槍,新型滑膛野戰炮在內的新式軍隊,隻效忠於穆拉德三世一個人的軍隊。
這幫忙訓練軍隊的背後,是大乾給了穆拉德三世進行背書:我們支持你繼續當奧斯曼帝國的老大!
這!
才是穆拉德三世最想要,甚至是唯一要的條件!
穆拉德三世為了獲得大乾帝國的支持,不惜賣掉了整個埃及以及西亞半島地區,盡管可以獲得兩百多萬乾元的資金,同時也可以把上述地區的所有人口乃至財富等通通打包帶回來。
甚至大乾帝國都會免費提供一定數量的船隻幫他們進行地中海的運輸。
但是,即便是兩百多萬乾元以及把人口打包帶走,正常情況下穆拉德三世依舊是不可能答應的。
最後促使穆拉德三世答應大乾人購買土地的原因,還是因為大乾答應幫穆拉德訓練一支部隊。
一支隻效忠於穆拉德三世個人的軍隊,並且答應提供最新型的武器裝備,包括還尚未在歐洲地區大規模出口的火帽擊發滑膛槍,有效射程達到一千米左右的新型野戰滑膛炮等武器裝備。
這答應訓練軍隊的背後,更是大乾帝國給予了穆拉德三世一個承諾。
支持他繼續當奧斯曼帝國的老大!
穆拉德三世最近這些年過的可不是很如意,他從來都沒有真正掌控過整個奧斯曼帝國的權力,不僅僅是他的母親,就連他的妻子也是幹政。
話說奧斯曼帝國的後宮幹政以及皇子內鬥問題最近幾十年來都非常嚴重,蘇萊曼一世的妻子都喜歡幹政,他的兒子們為了爭奪皇位相互殘殺,挑起了規模龐大的內戰。
最後是穆拉德的父親塞利姆二世獲得了內戰的勝利,但是塞利姆二世內戰厲害,但是治理國家就很無能了,常年沉迷於酒色,大權被後宮以及權臣所掌控。
等到穆拉德繼位的時候,就非常尷尬了。
繼位的時候穆拉德三世就沒敢離開伊斯坦布爾,因為蘇丹親兵的將領對穆拉德三世很不滿,一直想要把穆拉德三世幹掉。
哪怕是後來推出了伊斯坦布爾城區,躲避大乾人的艦炮可能的襲擊,但是也隻是在邊上而已,一旦有意外他還是能夠隨時逃回伊斯坦布爾的。
從這就可以看的出來,穆拉德三世多的有多麼不如意了。
如今大乾人答應幫他訓練一支效忠於他的軍隊,支持他繼續當奧斯曼帝國的老大,他才答應把埃及以及西亞半島給整個賣了。
扶持穆拉德三世,這對於大乾帝國而言是一件小事。
帝國並不在奧斯曼帝國的君主是誰,隻要不反對大乾帝國,並且願意在大乾的支持和草原人繼續幹下去,那麼大乾就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