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章 軍事緩衝區(1 / 3)

第1433章 軍事緩衝區

如果大乾隻是用純人力去修建的話,天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修建成功,楚行很懷疑再過二三十年也修不完。

但是運河以及部分海外軍事基地雖然可以用,但是也必須限製性使用,同時也必須杜絕其他的可能性。

楚行不希望特事特辦變成了普遍性,更不希望其他海外領地效仿這種模式,然後引進大量的機械設備。

尤其是北美洲地區,短期內那更是需要重點防範技術輸出的區域。

最近幾年的楚行已經是深切感受到了北美洲的發展潛力之大,也感受到了當地權貴對發展工商業的迫切需求心理。

然而這也是讓他改變初衷,轉而支持繼續壓製的原因。

反正無線電大規模普及之前,船隻的航行速度大幅度提高之前,尤其是本土的國防工業再上一個層次之前,美洲那邊的本土化是別指望了。

楚行需要無線電及時的在全球範圍內通訊。

更需要一支具備領先時代的軍隊,一支裝備無線電通訊,使用類似李福步槍那樣的先進步槍,配屬重機槍,甚至汽車,坦克的部隊,麵對全球各地海外領地的威脅。

這些先進武器的製造,所需要的工業基礎以及技術可比現在的武器設備多多了。

到時候海外領地就算是本土化了,但是沒有個幾十年發展估計也很難追得上。

出於諸多的考慮,楚行專門親自審閱並批示了針對重點海外工程的機械設備的使用。

楚行批示一案一審一批,在保障帝國先進科學技術不外泄的情況下,限製性使用。

這樣的批示,也是讓進出口委員會那邊鬆了口氣。

他們最近幾年的壓力非常的大,很多人其實對進出口委員會一刀切的禁製技術設備出口的方式很不滿的。

禁製對土著出口,這是合情合理的,大家都支持。

但是連大乾海外領地都不能進口這些機械設備,很多人就不樂意了,難道海外領地上生活的大乾人就不是大乾人了?

也正是因為這種壓力,迫使進出口委員會一直都是在調整政策,試圖緩解民眾的怒火。

比如說局部本土化,這玩意其實背後就有進出口委員會的推動。

再有海外軍事基地可以設立維護廠,引進機械設備對戰艦、大乾海外商船進行維護。

還有早些年的時候,進出口委員會對蒸汽輪船放開了一定的限製,允許大乾公司在海外運營蒸汽輪船,但是這些蒸汽輪船必須定時報備,並在官方認可的海外船隻維護基地裏進行維護。

當初搞這一條政策的時候,進出口委員會也是很無奈的。

蒸汽機肯定是不允許出口的,更別說蒸汽船隻了。

但是,大乾人自己購買蒸汽商船,然後跑到海外去運營,這就很難禁止了,你總不能不允許大乾的船隻跑遠洋吧。

於是乎幹脆主動引導,放開了蒸汽船隻在海外的運營限製,但是需要定時報備,指定地點維護。

不過即便是這樣,也出現過很多蒸汽船隻下落不明的情況,人家草原人就搞過好幾套大乾商船上的艦載蒸汽機,搬回去後試圖在大乾叛徒技術人員的幫助下安裝到他們的木製戰艦上。

大乾海軍已經是挫敗了一次草原人的陰謀,當時直接出動艦隊把草原人的造船廠都給炸成了碎片,並收回了被偷運的蒸汽機。

後來為了防止草原人發展造船業,以對大乾造成潛在的威脅,大乾海軍幹脆從聯合省開始,長期派遣艦隊沿著海岸線進行巡邏,看見草原人的造船廠就炮擊,後來幹脆連普通港口都進行炮擊。

所以現在的草原人控製的海岸線雖然很漫長,但他們的沿海威脅的很,基本不存在造船廠,甚至連沿海港口都沒有。

因為全都被大乾海軍炸了個稀巴爛。

為此,草原人不得不退往內河建設造船廠,港口等,同時大力發展陸地運河,繼續通過聯合省對外進行貿易。

大乾海軍對此也是睜隻眼閉隻眼了,頂多就是偶爾派遣幾艘淺水炮艦象征性的去逛一圈,但是基本不會深入,而草原人也會很配合的放出一兩個小港口,小造船廠什麼的讓大乾海軍炸一炸。

至於更深入,去打擊重要目標,這是大乾海軍可不會幹。

畢竟人家草原人也是會在內河沿岸會設立堅固的炮台。

雖然用的都是滑膛炮,但是幾十上百門大口徑的滑膛炮也是有一定威脅力的。

這些滑膛炮發射的實心彈和榴彈能夠對這些小噸位的船隻造成殺傷。

大乾海軍自然是不會去冒這些沒有必要的風險。

直接把他們的沿海以及主要河流的入海口堵住就行了。

畢竟歐洲地區的地麵戰鬥,那是大乾交給西班牙、法蘭西等歐洲國家的任務,大乾海軍把事都幹完了,還要這些歐洲土著幹嘛用啊。

今歲的大乾帝國,雖然有諸多事情,但是總體上依舊保持了平靜。

不管是進出口委員會的調增,還是說趙進主導的全麵扶持農村經濟發展,又或者是對西北若幹受災地區的賑濟。

看起來事情不少,但是都無傷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