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0章 母親河
但是歸根到底,還是為了提高帝國低收入群體,尤其是占據絕大部分數量的農民家庭的收入。
而這事可不簡單,涉及到了眾多部門,內閣那邊反複商討了好幾個月。
直到四年二月份才是正式遞交了詳細的章程。
這份章程綜合了內閣各部的意見,統一製定出來的一份‘振興農村經濟’計劃。
當然了,核心依舊是提高糧食產量。
翻著折子上的一條條內容雖然眾多,但是總結起來還是化肥、糧種改良、水利設施、農業設備這四大方麵為主。
在內閣方麵看來,短期內最容易看到成效的,就是農村水利設施建設。
這個農村水利設施建設並不是說那些大工程,而是具體深入到農村地區的小水利設施建設,而這一方麵雖然以前也有搞,但是重視的程度還不夠,現在嘛,則是準備大幅投入。
帝國搞水利建設,之前主要是集中在防洪防旱上麵了,以治理各大河流為主,尤其是黃河以及淮河、長江等流域。
如此這些防災為主的水利工程搞的差不多了,就準備開始注重更加廣泛的,以農村地區為主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以灌溉農田為核心目標。
這一類是短期內比較容易看見成效的,畢竟農村地區的小型灌溉水利工程都是小規模,工期短的,隻要有資金很快就能搞定。
再次則是加大農業生產設備的投入和扶持,尤其是普通農業生產工具,鋤頭、鐮刀等等別看不起眼,但是卻是極為重要,然後則是其他一些農業生產的機械設備,比如說脫粒機,很早就有一家民營企業研發出來人力腳踏板帶動的脫粒機,生產效率相當不錯。
但是這玩意目前買的還是比較貴,因為研發並申請了專利脫粒機技術的企業指望著靠這玩意暴富呢,而在有專利製度的支持下,人家愛買多少價格就賣多少的價格。
對此,內閣準備來一個一勞永逸,直接讓國企部那邊進行收購,直接砸錢把企業收購過來,然後把專利免費授權出去,讓所有人都可以生產,這樣一來,就可以實現快速普及。
畢竟這玩意其實就沒多大的生產成本,之前賣的貴那是因為專利被壟斷了。
其他類型的也是,內閣方麵準備把一些生產成本不高,但是售價過高的農業生產設備都給弄成廉價設備,讓廣大農民買得起。
當然了,帝國是一個講究法律的國家,也不會白拿企業的東西,所以官方會讓國企部出麵直接收購專利或者幹脆直接收購企業,帝國官方曆來大方,給錢那是痛快的很。
一萬就十萬,十萬不行一百萬,一百萬不行就一千……
嗯,這個時候稅部的稅務調查官員就應該出來主持正義了,找出他們偷稅漏稅的證據,沒有也編一個出來,判它一個偷稅漏稅,企業破產,商人逮捕槍斃。
想要訛詐帝國官方的錢,想得美!
此外還有一個短期內也可以看見成效,隻是效果稍微差一點的辦法,這就是加大對天然化肥產業的投入。
扶持鳥糞、以硝石合成氮肥的相關行業,擬定免除所有鳥糞以及硝石的關稅,甚至給予一定的進口補貼,用以降低上述物資進口的成本,要不然成本太高農民買不起也是沒啥卵用。
上述幾個都是屬於短期項目,短期內比較容易看見成效的,唯一的缺點就是花錢,要花很多錢。
此外還有幾個中遠期項目。
比如加大對人工合成化肥的投資,這一次內閣方麵將會拔出一筆專項資金用以扶持,其研發經費就達到了一百萬之巨,內閣方麵希望能夠得到一種廉價的,可以大規模生產的,並且不受太大限製的化肥量產技術。
反正現在的這種以硝石為基礎進行合成氮肥的方式不行,天然硝石可沒多少,現在大乾帝國在全球範圍內,也就隻在智利公國那邊找到大型硝石礦而已,這片地方的硝石礦以大乾的龐大消耗量,估計不用幾十年就得挖光了。
要不然也不會給出整整一百萬乾元的研發扶持經費呢!
這可僅僅是扶持研發的經費,並不包括後續的生產、推廣等扶持經費。
皇家理工學院那邊本來就有經費投入在這一方麵,但是和這一百萬的專項研發經費相比,那就是少太多了。
有充足的經費,完全可以讓皇家理工學院裏的化肥項目組招募更多的研究人員,同時展開多項試驗,以縮短研發時間。
化肥行業,是屬於中遠期項目。
同樣屬於中遠期項目距的還有農作物改良以及超大型灌溉水利工程。
農作物改良,帝國一直在做,但是現在,帝國卻是準備加大投資,而且是巨大的投資,如此受到扶持的不僅僅有雜交水稻、小麥這兩項帝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的高產培,還有會其他諸多本土農作物的改良。
不僅僅是本土的農作物的改良,還有從海外引進的農作物的改良,比如說紅薯、玉米、土豆這三種帝國方麵很重視,已經在本土進行大範圍推廣種植的農作物。
其中的紅薯引入最早,目前推廣的也比較廣泛,玉米次之。
而土豆的話,也就是最近十年左右才引進並種植,種植規模還不算大。
話說,因為大乾人在南美洲引入土豆也是導致了歐洲人也是開始大規模引入並重視土豆,而且這玩意在歐洲地區的適應性不錯,如今西班牙那邊不少農民都開始種植這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