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9章 貧富差距
前者很難,生產技術的提升不是一天兩天能夠達到的。
尤其是目前大乾的工業技術水準已經不算低了,船隻噸位都大幾百萬噸,煤炭產量都破億噸了,工廠裏的生產技術相對比以往已經是提高了數十倍不止,後續雖然能夠持續改進技術,但是如果沒有太大的技術突破,其實很難了。
如果還想要繼續大幅度提升,那麼就必須全麵推動電氣化,也就是進行後世時空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革命。
但是這很難!
而壓榨企業利潤的話,這同樣不容易。
一方麵其實很多企業的利潤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因為大家的競爭力都差不多,你價格漲了會被競爭對手幹死的。
另外一方麵就是,企業的利潤是誰的?股東以及高層管理的,而這些人處於社會的頂端,或者說既得利益者,他們是不會甘心放棄高昂的利潤的。
但是!
這在楚行看來並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原時空裏各國的薪資水準難以提高,工人收入降低,除了資本家的貪婪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市場競爭。
除了國內企業的競爭外,還有國際上的競爭。
甲國如果提高工人收入,那麼就會導致企業成本上漲,但是,乙國它不提高工人收入,那麼企業成本就低,最後會出現什麼狀況?
乙國企業所生產的產品能夠把甲國企業生產的產品全部幹趴下,進而導致企業破產。
一國產業都破產了,工人自然也就沒有工作了,由此還會引發更劇烈的矛盾。
但是在大乾,不存在這種問題。
因為大乾的工商業在全球範圍內,沒有競爭者。
大乾帝國就是現在地球上僅有的一個工業國家。
大乾各企業的競爭,是大乾內部企業的競爭,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帝國官方的政策指導下,所有企業都給員工漲工資,都導致成本上漲,那麼他們之間的競爭力是不會出現變化,還是會維持原有的樣子。
就和之前大乾帝國製定最低工資收入,限製最長工作時長一樣,大家都漲工資了,都漲成本了,但是彼此間的競爭力並沒有下降,還是維持原來的樣子。
所以成本問題,在楚行看來並不是什麼問題。
至於壓低企業利潤嘛,這可以更好的刺激企業之間的良性競爭,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扼製貧富差距。
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大乾帝國裏的貧富差距其實並沒有縮小太多,甚至都有擴大的趨勢。
這種情況讓楚行不滿,楚行一直都是想要扼製貧富差距,盡可能的擴大中產人群的比例。
但是很可惜,數十年來都沒能做到。
現在,楚行覺得是時候了,這事如果自己都不做,甚至做不成功的話,那麼他的繼承人乃至更後麵的繼承人,估計也是辦不成了。
趙進並不知道,他在和聖天子談產能過剩,談內需,談底層百姓收入的時候,他前頭的聖天子卻已經是想到了貧富差距上。
次日,楚行召集了內閣諸多大臣們進行禦前內閣會議,在會議裏,楚行拋出了一個新的人口收入結構,那就是橢圓形結構。
“目前的人口結構裏,低收入群體太多,太多,中收入群體太少,高收入群體太多!”
“這種情況是不健康,是會對帝國的根基造成嚴重影響的!”
“為了保持帝國的長久穩定,萬年根基,帝國的人口收入結構必須是橢圓形結構!”
“也就是說,帝國的大部分人口應該是中等收入者,而不應該是和現在這樣絕大部分人都是低收入者!”
聽到聖天子拋出來的這個橢圓形結構,一群大臣們目瞪口呆!
以帝國的現狀搞這玩意,難,很難,超級難!
帝國很多地方的收入水準以及生活支出不太一樣,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目前以大乾帝國內鬆江府地區為例子。
基本上人均年收入低於十元,那麼就屬於赤貧狀態,基本無法維持生活,會餓死人的那種。
如果人均年收入達到二十元,這就是屬於比較普通的生活,能過日子,但是生活的質量也好不到那裏去
如果是人均收入達到了六十元,那麼就不一樣了,那麼就能勉強過上比較體麵的日子。
如果是人均收入達到一百元以上,那麼小日子就能過的很瀟灑了。
以鬆江府地區,普遍來說,一個沒有特殊技能的普通工人,那麼每年收入隻有五十元左右,如果他隻是個單身漢那麼他的小日子過的還行。
但是他如果是有家人,並且隻能依賴他的收入的話,那麼家庭生活就會比較悲催了,如果家人還比較多的話,那麼基本沒辦法養活一家人,真真意義上的無法養活,會餓死人的那種。
因此低收入家庭一般還需要其他家庭成員外出工作或者做其他的手工做幫補家用。
比如說女主人也進入紡織工廠當女工或者是在商店裏工作,那麼她也能獲得每年三十到五十元之間的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