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管怎麼說,這些都是軌道交通,哪怕是輕軌采取的軌道標準也是和標準鐵路一樣的,也是直接接入各大鐵路線的。
如此也是造成了世界上最為密集,最為複雜的軌道交通網絡。
其軌道之密集,足以讓任何一個負責列車調度的人頭痛不已。
為了方便管理,大乾鐵路總公司都是直接把廣東鐵路網單獨運營,而且廣東鐵路網下又是設立了足足十多個鐵路分公司,分別負責運營各自區域的密集鐵路網。
相對於廣東鐵路網的高度密集,複雜,其他地區,比如說直隸四道的鐵路修建,則是要理性的多,普遍連接到各縣縣城,但是卻是不會和廣東鐵路網那樣,搞不僅僅連接縣城,甚至都要把鎮子,村子也連接上。
不過能夠做到鐵路到縣的省份,還是不多,大部分地區隻有規模比較大的城市才有鐵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修鐵路要錢,而不是每個地方都值得投入大量資源去修密密麻麻的鐵路的。
拋開大陸本土,其他的幾個已經本土化的地區,鐵路建設大多也都不錯,比如說北海省,早已經是修起來了一條貫穿本州島的鐵路線。
呂宋省的呂宋島上,也是有了一條呂宋鐵路。
萬丹省的萬丹島,也有了一條鐵路。
而馬六甲州,同樣也有一條馬六甲鐵路。
錫蘭島這個超級大的軍事基地,同樣也有鐵路。
哪怕是情況複雜的南非,為了金礦而專門進行本土化,並修建的南非鐵路也是已經完工了,據傳為了讓這條南非鐵路快速完工,非洲勞務公司也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的,旗下的免費員工至少死了十多萬呢。
不過也正是因為他們的犧牲和付出,才讓南非鐵路能夠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修好並通車,為大乾帝國開采南非的金礦做出貢獻。
在帝國本土以及海外本土的鐵路建設,也可以看成是帝國最近二十年來的工業化成果的最明顯體現。
更加重要的是,鐵路進一步刺激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修鐵路有好處,鐵路本身賺不賺錢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有火車站點的城市肯定能得到好處這是肯定的,這也是為什麼大乾各地方的官員這麼熱衷於修鐵路的原因。
哪怕是在海外領地也不例外!
比如說美洲事務衙門的官員們,最近幾年來一直都是在努力奔走,想要在北美洲修一條鐵路。
但是一直沒能獲得批準。
因為要修鐵路,得先本土化,而美洲本土化這個話題,在最近幾年已經成為了禁忌話題!
北美洲本土化,早年的時候大家其實也沒覺得什麼,覺得不外乎就是一片大一點的海外領地而已,等當地的人口比例數據差不多了,那麼也就可以實施本土化了。
但是最近幾年,帝國的上層,卻是不約而同的不再說什麼北美洲本土化了。
為什麼?
因為北美洲的帝國移民人口總數突破千萬已經近在眼前了,更關鍵的是,北美洲的各種資源實在太豐厚了,不僅僅是農業的,各種礦產幾乎應有盡有。
有著充足的人口以及資源,再有本土方麵的技術支持,北美洲一旦本土化後,瞬間就會於無數工廠拔地而起。
這意味著本土之外,萬裏之遙的太平洋對岸將會出現一個龐大的工業地區。
一個人口眾多,資源豐富,並且徹底工業化的北美洲,對於帝國而言是一件好事嗎?
大乾帝國的上層權貴們,可沒幾個是笨蛋,全都是經曆了無數權力鬥爭才爬上來的人精。
他們隨便用腦子一想就知道,對於現階段的大乾帝國而言,北美洲過早的進行本土化,工業化並不算是什麼好事。
因為這將會讓帝國失去對北美洲的掌控。
一旦北美洲有亂,帝國甚至都無法保障能夠完成鎮壓當地的叛亂。
試想,一個人口過千萬,有著完善工業體係的海外本土,因為各種原因和本土方麵發生了衝突,進而宣布獨立的話,嗯,大概率還是當地藩王領導的獨立建國,稱帝建製什麼的。
這種情況下,帝國要想跨越一整個太平洋,對北美洲地區的叛亂進行鎮壓,難度絕對會比現階段統一全球難上一百倍。
因為北美洲有人口,有資源,更可怕的是一旦本土化,他們短時間內就能夠完成徹底的工業化,當三者結合,將會直接催生一個地區性的強國,而且還是一個完成工業化的地區強國。
這也是為什麼大乾帝國在海外移民、海外領地開發的過程裏,極度注重農業移民和開發,但是卻是刻意忽略甚至是禁製海外領地發展工業的根本原因。
這也是為什麼大乾帝國的高層權貴們,對海外領地的本土化並不怎麼支持的根本原因。
本土化幹啥啊,現在這樣不就挺好的,移民過去種種田也能吃飽飯,幹嘛非得要搞工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