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蓬勃發展的火車(3 / 3)

主要競爭方向就是競爭造大船!

雖然造大船成本高,運營成本更高,甚至都有可能虧本,但是這卻是他們用來彰顯企業實力的最佳手段。

如此也是導致了,幾個大航運公司旗艦豪華客輪都是四五千噸左右了,然而興許不用幾年,更大噸位甚至上萬噸的船隻也於公司敢投入巨資去建造了。

然而哪怕不算是旗艦,隻是那些大規模主力客輪以及貨輪,噸位也是比以前的大了很多,這幾年新造的沿海客輪基本上已經是達到了兩千噸。

倒是內河、湖泊地區的客輪以及貨輪,噸位都還是局限在數百噸為主,這不是他們航運公司沒有實力搞大船,隻是河流湖泊上難以運用這些大船而已。

然而在揚子江流域,也就是長江下遊,金陵城到上海的這麼一段長江,各大航運公司的主力客輪,基本都是一千多噸的。

在如今千噸船隻已經是算不上什麼大船,主流新建造的大船已經是普遍超過了兩千噸,頂級的甚至有四五千噸的情況下,黃浦江大橋最初定下的通航兩千噸船隻的標準已經是遠遠不足了。

再考慮到,現在理論上已經具備了建造萬噸巨艦的技術能力,隻不過是成本太高而沒人建而已,因此這未來的黃浦江大橋,再怎麼樣,也得給萬噸巨艦留下通航的寬度和高度。

如此對橋梁技術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至少目前的大乾王朝的技術能力還無法

做到。

剛上任的時候,林如海也是想要把黃浦江東岸給搞起來,搞一個浦東工業什麼的,但是最後論證來論證去,黃浦江大橋都是建不起來,隻能搞渡輪作為代替,但是渡輪哪能代替橋梁啊。

最後是沒辦法,他隻能是把目光瞄向了上海的西部地區。也就是靠近青浦縣的那一大片地方。

但是想要發展城西地區也不容易,因為西城區距離黃浦江距離太遠。

當代的那些企業家們,一個個都是精明的很,他們才不會把工廠搬到遠離碼頭的地方呢,基本上距離碼頭超過五公裏,他們一般都不願意了,因為那樣的運輸成本將會大幅度增加。

這年頭可沒有什麼汽車,短途的貨物運輸全都是靠著馬車或者幹脆就是人力挑運,成本可是不便宜。

而且大乾那麼大,也不是非要來上海投資的,就算是來上海投資,他們幹嘛不再第一和第二工業區以及北岸工業區開工廠?

再不濟,他們也可以跑到隔壁的華亭開發區以及嘉定的沿江開發區去嘛,沿著黃浦江建廠,這是當代企業家們的普遍共識。

去年年初吆喝了好幾個月,結果除了上海特設縣地方財政投資的幾家企業硬著頭皮影響號召過去建廠外,其他企業,甚至是其他的國企部企業也都不鳥林如海的所謂城西開發計劃。

但是林如海不死心啊!

既然那些商人們說交通不便,距離黃浦江碼頭太遠。

林如

海一咬牙,好,本官給你們修一條鐵路!

而這,就是上海城區鐵路計劃的來源了。

楚行對林如海的這個城區鐵路計劃很有興趣。

隨著上海城區規模的擴大,人口越來越多,人們出行,商品的運輸都是需要強力的交通運輸力量來支撐的。

在後世,一般這種短途交通都是由汽車解決。

但是在這年頭,短時間內指望把汽車搞出來不現實,即便是搞出來了,運輸成本也會非常高,所以短時間內,馬車,尤其是軌道馬車,依舊會是城市內部的公共交通主力。

但是如果距離太遠的話,光靠馬車就行不通了。

上海的城區麵積越來越大,南北距離數十公裏,而以後東西距離也會有十幾二十公裏。

不過這種軌道馬車的運輸量還是比較小,同時成本也不低,這個時候,林如海能夠想要用火車來解決二三十公裏的中途運輸,在楚行看來還是有極大的可行性的。

在之前,他已經是鐵路司和交通司的官員們聊過,建造鐵路的成本雖然高,但是如果這種中途鐵路,運輸肯定會非常的頻繁,所以收回成本是肯定的,而且維持運營的成本也不會太高,至少比用馬車便宜的多。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這種城區鐵路,也就是後世的輕軌,能夠有效的解決當代的城區遠距離交通問題。

如果上海那邊能夠把城區鐵路給建設起來,那麼困擾目前上海沿江土地資源不足

的問題,將會瞬間解決,因為在上海的西部地區,有著大量的可供開發的土地。

同時,還可以直接和江南鐵路網連接起來,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這對於工商業發展將會是至關重要的。

城區鐵路有這麼大的好處,同時在技術上也不存在太多的問題,成本上也能夠接受,那麼就沒有道理不這麼去做。

如今大乾王朝的鐵路網已經是運營好幾年了,自從宣平十九年江南大鐵路京鎮段率先通車,至今已經是過去了八年,火車運輸的相關技術已經是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早期火車的眾多重大缺陷,如今基本上已經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一一找到,並解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