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第四章 騰淵 (七 上)(3 / 3)

“對,對,咱們都是練武之人,不玩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張金稱也有心讓程名振在大夥麵前給巨鹿澤長長臉,笑嗬嗬地在一旁幫腔。

連日來,程名振一直以儒冠布袍的模樣出現。對巨鹿澤不了解的河北群雄早已將其視為了諸葛亮、謝玄一樣的軍師。萬萬沒想到眼下這個斯斯文文的新郎官兒還是能上馬跟人拚命的武夫。聽張金稱一說,立刻來了興趣。亂紛紛地在傍邊起哄道:“對,對,別吟詩了。吟了咱們也聽不懂。來點兒實在的,舞刀也行,耍棍子也行。讓大夥開開眼界!”

“那也成,但你不能再拿花架子糊弄人!”女兵也不想過於難為程名振,笑了笑,唧唧喳喳地答應。

知道程名振武藝以花架子居多,杜鵑忍不住有些為他擔心。趁著大夥光顧哄笑,沒人注意的時候伸出手去,輕輕在丈夫的手指上捏了捏。

感覺到指間上傳來的縷縷溫柔,程名振心中豪氣頓生。捉住杜鵑的手指握了握,然後緩緩放開,抱拳向周圍施禮。“那我今天就獻醜了!二毛,段清,你們兩個幫我一下。取郝五叔送的大弓來,再幫我於門外豎個靶子”。

“唉!王二毛和段清對程名振的信心最足,答應一聲,快步出門。須臾之後,他們兩個為程名振取來大弓,又於院子內二百五十多步的樹梢上掛了個練箭用的金錢。(注5)

程名振擎弓在手,分開眾人,大步而出。用目光量了量,約略距離金錢二百步左右站穩身形。挑出一支狼牙箭,緩緩搭上了弓弦。

豪傑們昨天見過郝老刀送的大弓,一直懷疑此弓的真實威力。看到程名振準備當眾試射,一個個心癢難搔,紛紛跟了出來。

待看熱鬧的人到齊,程名振深吸了一口氣,大聲說道:“今日諸位前輩來參加程某的婚禮,程某無以為謝。就向外邊的金錢射上一箭,替大夥卜一卜前程。若我河北群雄今後能攜手同心闖出一番天地,則此箭必從金錢眼中穿過,毫厘不差!”

話音落下,群雄臉上登時變色。刀頭打滾的人素來講究個口彩,如果這箭射不中金錢眼,大夥這趟巨鹿澤之行就算廢了。而如果此箭正中,對於張金稱來說,自然是天賜吉兆。對於不甘心屈居張金稱麾下的其他豪傑,卻是大大地不妙。

正當眾人暗自後悔時,程名振再度吸氣,彎弓如滿月。“願老天保佑我,今後一帆風順,無難無災!”他心中默默祈禱,看著遠處的金錢在眼中一點點變大,一點點變清晰,手指突然一鬆。

隻聽“嗖!”地一聲,足足有三尺長的雕翎掠過二百步的空間,端端正正地從金錢眼裏鑽了過去。

注1:初七,下九,是古代女子的休息日。重陽、上元是宰殺牲口,慶祝團員的日子。此歌為送嫁哥。表達兄弟姐妹們對出嫁女子的依戀之情。

注2:全福人,即兒女雙全,父母俱在的人。在婚禮上負責掀開花轎遮簾。喻示新人也會像他一樣有福。

注3:本文中婚俗,為南北朝時北朝婚俗。與南朝不同。此外,唐宋期間,中原無三拜之禮。拜見公婆要放在婚後第一天而不是婚禮當天。合巹(交杯酒)、卻扇(挑蓋頭)亦是在賓客麵前,不是在洞房中。

注5:金錢。不是真正的銅錢,而是木製漆了金麵兒,比箭靶略小,但遠比普通銅錢大。,

注6:本文所引詩詞大部分出自北朝樂府,個別為杜撰。行家勿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