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85 福利房和責任田(2 / 2)

“放心,我不會把重要的數據記錄進去的,”張依依再三保證了。

回到北校區的第三天中午,羅密歐一號就找上門來了。

它還送上了一份新公寓的具體位置圖。

三個人當天就跑到了新公寓樓下,這一處新公寓位於北校區的東部,緊靠C區內剩餘不多的沙漠保護帶邊緣,距離農夫沙泉也很近。

改建C區時,按照羅密歐一號的要求,小鮮留下了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沙漠地帶,如此的做法,用校區的說辭是保護園區的氣候的多樣性。

“嘩,這麼一座公寓就我們幾人住?我有種從乞丐到皇帝的感覺,”依依迫不及待地用磁卡刷開了公寓門,衝進了新公寓。

一樓到二樓的樓梯直接設置在公寓內部。小鮮三人要求的是一百八十平,羅密歐一號給的公寓,用了上下兩層,共有兩層,平麵麵積每層九十平米,采用的是複式商品房的建築模式,也算是一百八平。

新公寓內部沒有任何粉刷的氣味,牆體顏色是米白色,三台電腦擺在了一樓的大廳裏。

廚房和一間衛生間設置在一樓,另外的三件臥室和一間衛生間設在二樓,此外二樓還隔出了一個二十平米大小的陽台。

從陽台往外看,能看到因為連日降雨而麵積擴大了不少的農夫沙泉,景致在C區絕對算得上一流。

如此的分配,小鮮和學柔她們也沒什麼意見,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整理公寓,將老公寓裏的貨物搬運出來。

搬家用了整整兩天,三人的天卡又經曆了一次大洗底,依依反複哭窮後,在逆天值大戶小鮮那裏剝削了一張床和一整套的床具。學柔再以物資中心內部員工的身份,以七折的優惠價格,從羅密歐一號那裏購買了合用的家具。

一切都布置好後,小鮮提議,為了慶祝喬遷之喜,三人要在天台上搬一次“喬遷慶功宴”。

二十多平米的陽台,也被小鮮充分利用起來了,她從於綱那裏拿來了上黃瓜種,種了下去。

再擺了張花園桌,再過一陣子,三人還打算買一套秋千椅回來。

慶功宴的當天,學柔詢問了聲,要不要請客人過來。在北校區三人除了和機器人打交道,認識的人也就隻剩下王帥了。

“不用,請了以免遭人誤會,”張依依悶不吭聲,小鮮就幫她開口否決了。

月色當空,氣溫也還算舒適。

三人坐在了陽台上,桌子上擺放了一桌子吃火鍋用的蔬菜,外帶一包羊肉和片好了的秘製魚片。

學柔替另外兩人盛了些果汁,感慨著:“我現在覺得,來到華科院讀書,實在是太正確了。”

“可不是嘛,在聖心中學時,每天要頭疼著考試成績,還有上課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張依依豪氣地一口灌完了整杯的可樂,唾棄著可悲的初中生活。

“真沒出息,你就隻看到了這些好處,”小鮮笑罵著,往火鍋裏丟了一片魚片。

“她說的也對,你們有沒有好奇過,北校區究竟是怎麼來的?”學柔撈起了一顆青菜,筷子頭上還冒著熱氣。

小鮮和依依互看了一眼,聳了聳肩,她們倆從來就不是什麼打破雙鍋問到底的好學生。

“在這世界上,很多現象都是科學無法解釋的,”小鮮以為,出現了修真者和異能者,這已經是夠不能解釋的了。

“我在羅密歐一號的中心裏檢修了很多次,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校區裏的機器人體內都沒有供電源,可是這並不妨礙他們的日常運作,”關於這點,學柔以前曾經提起過。

“可能它們使用太陽能工作的,那玩意現在不是正流行著嗎,比方說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發電站之類的,”依依打著哈哈,想想機器人的構造她就頭疼,。

“吃菜吧你,一天到晚。隻會想些不切實際的事,哪來的太陽能可以直接裝在那麼小的機體上,如果有機會讓我徹底檢查一次羅密歐它們的機體構造就好了,”學柔說著,站了起來,在陽台上來回踱起了步來。

“機器人們可沒那麼好說話,你以為每個人都像我那樣,大方的供人研究,”依依趁機搶了學柔碗裏的一片羊肉。

學柔站住了腳,眼睛落到了遠處的農夫沙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