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38 人參荒(新書已上傳求支持)(1 / 2)

謝謝“lylpljm”的粉票。

女生網有個年度新人王的評選,靠粉紅票總數來評的,汗顏,撲街貨芙子掛在最後一位,大家用粉票捧捧場,還有新書已經上傳,喜歡新文類型的,把推薦票投新文吧,謝謝~

**

把小鮮送到了“梅子飯團”後,王帥還將藥草搬了下來,並客客氣氣地提出要進去和梅念打個招呼。

照著輩分,梅念比王帥的祖爺爺同一輩,比起張綠袖還打了一輩,王家是老世家,雖說梅家如今已經沒落了,可王帥也不敢輕視。

進了藥店後,梅念不在,黃藥師負責招待了兩人。

送走了王帥後,小鮮就問起了梅念的去處,她記得梅念體寒,冬季是要越冬去南方避寒的。

“老板娘這次沒有去南方避寒。不知道老板娘有沒有和你提起過南邊的徐家。徐家一直都是在南方經營藥草生意的,近端時間,不知道為什麼,徐家頻頻有動作。”黃藥師提起了藥店近期的生意,一臉的煩悶。

“梅子飯團”看著不起眼,實則在華北一帶的中草藥市場就很有些影響力。

和小鮮看到的不同,藥店的主要利潤並不是靠那些常用的草藥批發,而是靠著批量不大,價格卻很高昂的高級藥材。

“北京臨近東三省,每年的過節,照著國內的傳統,晚輩給長輩,下屬給領導,少不了要提些拜年禮。”黃藥師將藥店今年遇到的困境一一說了出來。

人參就是其中一種很搶手的年禮。往年到了二月份,店裏的百年以上的野參庫存就有幾十斤,今年別說是野參,就是參場那邊的普通參都少了很多,“梅子飯團”已經斷貨了好幾次了。

客人來了一次,沒貨還能來第二次,如果來了兩次,還是沒貨,就難再來第三次了。藥店的生意受了不少影響。

“人參多是東北產的,徐家在東北也有勢力?”國內的產參地小鮮知道是在東北一帶。

不過黃藥師再補充了些,早幾百年前,自然環境還比較好的情況喜愛,贛南、

豫冀南、魯西一帶也有野參分布,隻可惜現在都已經找不到了。

“那些都是題外話。老板娘得了消息,徐家在東北尤其是黑龍江一帶,大量收購人參林地。好些和老板娘聯係的常年供貨商都聯係不上了,”梅念拿參最講究質量,聯係的都是些可靠的參客和產量質量穩定的人參園,合作的供貨渠道也就那麼幾條。

今年下半年開始,這幾條渠道就依次被掐斷了,等到梅念察覺時,已經是年關,野參和園參的供貨都跟不上了。

“師叔去了多久了?”小鮮在北校區忙著實施C區改造項目,外麵的事是完全不知道的,聯係上一次徐蘭雅在藥店賣假參,大致也能推斷出徐家在東北人參上早就已經起了歪腦筋。

梅念離開也有小半個月了。

一月前,藥店的一個老主顧,預定了株百年野參。

梅念當時就從長白山那一帶托人求了一株,說好了年前來取。

可是店裏的夥計不懂事,半個月前,一不留神把那株參給賣了。

店裏隻剩了些陳的參須,好在那客人念著藥店的情麵,拿了參須暫時用了,說是年後再來拿參。

梅念在市裏問了下,實在找不到合用的野參,隻得是親自去東北了。

黃藥師也知道梅念的身體,上一次去天山一帶,尋找天山紅蓮,就已經讓她的元氣大傷。

今年北方嚴寒,比起往年雪積得厚了十幾厘米,長白山一帶,隻怕氣候更惡劣。

“能聯係上師叔嗎?讓她趕回來,隻是百年野參,我這次送過來的那批藥草裏就有幾十隻人參,成色不會比野參差。”這些人參都是小鮮在模擬課堂中的場景之一,萬林丘陵裏找的,當時也沒特別的心思,隻是想著不拿白不拿,想不到現在倒是派上了用場。

聽小鮮這麼一說,黃藥師才仔細查看起了小鮮送過來的藥草。

從普通的草藥再到那些五十年生和百年生的首烏,人參,看得黃藥師麵上一會兒紅一會兒白。

“這些人參是哪來的?”黃藥師的一雙老眼,也是看過了各類參的,人工養殖的園參和野參的差別看得是蘆頭、皮、須、紋路。

小鮮送來的參從外觀看,不像是野參,亦不像是園參,一時之間,連黃藥師也琢磨不透了。

“別琢磨了,那些都是我種的。藥效不敢說比野參好,但也絕對不會差。再想黃師傅你的頭發和胡須都要跟毛師伯一樣掉光了,”小鮮開玩笑著捋了擄黃藥師的胡須,“您要是不確定,就先拿去試一下,藥效好再拿出來賣就是了。”

從萬林丘陵裏采摘處理的參是很古怪,光是靠著小鮮來區分,效果應該不會比野參差。種類也被定義為空間參,當然這些,小鮮是絕不會和黃藥師坦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