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1 校區?空間?(1 / 2)

華科院的事情落實後,小鮮在介紹於綱給卓楓夫妻倆認識後,夫妻倆對於綱的談吐和為人印象都和好。

確實來說,於綱是個容易讓人生出親切感的人。

到逆才班報道隻能是由推薦人陪同,所以這一次小鮮的開學報道,是由同是華科院出身的於綱送過去的,為此於綱還專門請了假。

趁著於綱開著車,小鮮就打聽起了華科院的情形。

於綱講起了自己的母校時,言語裏還帶了幾分神秘。

華科院在全國很有名氣,下屬有多個分屬學部。

學部裏大多數都是研究所,隻有天才班和逆才班屬於全日製教學班級。

小鮮就讀的逆才班屬於生物科學學部,校區也很偏僻,是個從未聽說過的地址。

於綱以前就讀的華科院天才班也屬於該學部,不過該學部分了南北兩個校區,關於逆才班的情況,他無法正麵回答,隻得是反問著小鮮:“你覺得農科院的家屬小區怎麼樣?”

“如果說梅家塢是世外花園,那麼農科院的家屬小區就是小區中的桃源。”小鮮對農科院家屬小區的綠化和天台花園的印象很好,不加思索地誇讚著。

“那麼天才班所在的南校區就該成為學校中的頂級花園,”於綱畢業後,還作為學長回了母校幾次。

作為國內科學研究方麵的至高點,華科院在培養最頂尖的人才時,也是不遺餘力,配套了最好的師資和教學環境。

在於綱的娓娓敘述中,小鮮的眼前展現出了一片優美的畫卷。

華科院以多花而有名,春天有粉櫻花海,夏天有碧荷連天,秋天有菊黃鋪地,冬天有風吹梅落。

縱橫全校的主幹道繁花大道直通白楊廣場,校園裏的小徑池塘,全都采用了時下最尖端的園林藝術設計培育的。

“我記得,我剛入學時,剛好是學校菊花開的時候,每年的那個時節,學校裏都會來大批采風寫生的學生。

光是華科院南校區,每年的觀光收入,就比得上一個3A級風景區。因為校區裏有植物兩百多科、六百多個屬、8近一千多種。

其中不乏珍稀植物和藥用價值的作物,農科院新的試驗基地就在那裏,等到基地落成後,你有事可以來找我,”於綱因為梅念的緣故,到了這麼個尷尬的年齡還沒有結婚,小鮮的歲數,都足夠當他的女兒了。

“於叔叔,你剛才說得是天才班所在的南校區,那麼逆才班所在的北校區呢?”於綱就讀的天才班畢竟和逆才班不同,一個在南校區,一個在北校區。

“應該也差不多,逆才班是九二年才成立的,北校區也是那時候才修建的,具體情況我還真不知道。你的入學手續是在南校區的行政樓辦理的,辦理了手續後,我再帶你去北校區看看,”於綱說著,車子已經開到了位於郊區的華科院生物科學分部的大門口。

還沒進入校區,小鮮就遠遠瞥見了一排排仿唐建築的朱閣樓台。校門口的保安室也是建成了涼亭式樣,門口處設置了刷卡機,需要進入的人員,必須憑借華科院辦法的虹膜磁卡才能進入。

門口還設了告示牌,寫明機動車輛一律不準入內。

於綱幫小鮮拖著行李,徒步走了進去,“校區挺大的,不允許車輛入內,是為了避免汽車尾氣對校內植物和花卉的汙染。”於綱建議小鮮以後可以去買一輛自行車。

入學手續辦理得很順利,於綱見校務處的人沒有給小鮮辦理相應的證件,奇怪著:“我記得每個學生都有一張通行證?”像於綱這樣的校外人士,進出需要登記核準後,如果是華科院的前學生,隻用刷通行證就能直接進出,那會方便不少。

哦,她是逆才班的新生,以後要出入南校區,需要先到行政大樓辦理通行證。出入北校區不需要通行證,”校務人員謹慎地打量著小鮮,解釋著。

“可能北校區不需要刷卡進出,沒通行證也好,以前在聖心中學時,我老是把學生卡牌弄丟了,害得學柔記了我好幾次名字,”小鮮想起了過去的糗事,止不住嘲笑起了自己來。

“哦,隻能是這樣,南校區因為有研究基地在,所以進出要嚴格些,”於綱想想也是,畢竟隻是學校,弄起來跟國家重要部門那樣,刷卡來刷卡去的也麻煩。

在行政樓辦理了進出南校區的通行證後,小鮮和於綱就走了出去。人才離開,校務處的工作人員就討論了起來。

“那女學生是北校區的?這幾天可真稀罕了,一下子來了兩名這麼年輕的女學生。”

“看還真看不出來,清清秀秀的看著挺正常的一個孩子。”

“北校區的那些人,隻要出了自己的校區,都挺正常的,就是在裏麵時...”

“嗨,別說了。對了,剛那個是不是於綱於所長,怎麼沒攔著他,讓他也去了北校區啊?”

盡管離開了學校十幾年了,於綱還是憑著過去的記憶,帶著小鮮穿過了南校區。

於綱也是特意為了印證他先前的說辭並無誇大,所以帶著小鮮走過校園時,還帶了幾分解說遊覽的意味,直到兩人走到了通往北校的北大門,一路的好風景才算是告了一個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