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成績(3 / 3)

最關鍵的還有接近兩個月的訓練。

銳學組剛成立的時候,普通學生和銳學組的差距還不大,可經過這兩個月的題海戰術,這差距用繡花針都彌不上了。

光是三門理科的卷子,平均每天就能做一套出來,大部分學生也把新概念英語第二冊給背完了。

這個水平,放在30年後其實是很普通的,估計還比不上重點高中的普通班。

但30年後的本科線是多少?500分往上,錄取率還能達到50%以上。就這些學生,保持學習狀態,回到80年代,有針對性的複習一下,都能考得上大學。

這也就是82年了,要是78年,拉一票中考500分的學生,都能考得上大學。

4%的錄取率的確恐怖,可中國學生的學習時間太短了。

可以說,除了家長堅持教育的家庭,全中國的年輕人,差不多在十年裏麵,有一半的年份就沒上學,都罷學罷課遊行欺負老師去了,哪裏有時間上課。

五年製的小學,兩年製的初中,兩年製的高中,加起來是9年時間,去掉一半,個頂個的都是小學水平,除了真的熱愛學習,有幾個能每天學習8小時,還回家做作業的?

即使是82年,高考如此殘酷,可要說滿負荷的學習,依舊沒有多少學生做到。

大家倒是每天都在學校裏呆著,然而,真正用於學習的時間,並不是滿負荷的。

老師講課的時間算是學習,但不是每個老師的講課都是有效率的。

自習的時間很長,但不是每個學生都知道怎麼自習,蒙頭做一道題做一晚上的大有人在,浪費的時間亦是大把大把的。

學校規定的學習時間以外,學生們的確在爭分奪秒,但在爭分奪秒的間隙,還是不免要談談人生,談談理想,談談政治,隨便一個爭論,一個小時就過去了。

在楊銳眼裏,那都是浪費時間。

82年的學生,考不上大學,有什麼理想,有什麼政治可談。

在西堡中學這種鄉鎮中學,考不上大學的命運會是如何?400多名學生,首先有300人要回鄉種地,從82年到97年,種十五年的地是基礎,到了那個時候,18歲的美少年,也要33歲了。這時候,若是不甘心每年賺2000元,又肯吃苦,那就可以去城市裏打工,曆經城市底層的黑暗,承受同時代農民工的痛苦,好不容易拿到工資,然後回鄉蓋房,繼續拚搏,運氣好了能做包工頭,在城市紮根,運氣不好了,隻能繼續苦下去。

剩下的100名學生,包括吏二代在內,十個裏麵有九個會進工廠,或者去做小生意,他們要給管理者賠笑臉,賣力氣,做上十五年,若是好運躲過了下崗潮,或者將鄉鎮小店延續了下去,那到了30年後,或許可以平安退休,否則,還是隻能繼續苦下去。

400個人裏麵,能有一個人做老板,開名車,給讀了大學進了政府的老同學行賄,那就算是好運了

楊銳比誰都清楚中國社會的未來走向。

而在他的灌輸下,銳學組成員也隻有一個目標,一個理想。

如此豐富的資源,如此清晰的目標,如此努力的奮鬥,若是還不能遙遙領先於鄉鎮中學的同學,楊銳自己也會改變初衷的。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