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劉樹是什麼全村的希望,他回來,大伯很歡喜,卻也沒見他把家裏的塘魚拎一條過來吃吃。
要知道,老頭兒院子裏的魚塘裏可養了一條三十多年的魚王,體長一米多,重三十六斤,劉樹從兒時就對那條肥魚垂涎欲滴,一直就想弄來吃了。
不管是煎魚塊還是做酸菜魚,或是醃魚,那條大青魚絕對足夠美味。
劉青山倒是也忍痛承諾過一次,隻要劉樹考上985,他就把那條彼時還沒那麼大的青魚貢獻出來請全村人吃了。
隻可惜,劉樹這個倒黴蛋就考了個二本,而且還因為不想加重家裏的負擔打死不肯複讀,魚王也就得以幸存至今。
雖然劉樹通知書下來之後,大伯悶悶不樂了好幾天,但據劉樹大伯娘說,晚上的時候老頭兒坐在魚塘邊可是開心的喝了兩杯。
侄兒沒考好固然令人難過,但他從年輕時就養起的魚王可是逃過一劫,那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呢!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別說養條魚了,就是塊石頭揣兜裏幾十年,也給捂圓乎了不是?而且那條魚也頗具靈性,隻要老頭兒往塘邊一站,那廝就主動遊到岸邊,老頭兒就算拿手撫摸它的腦袋,它也不會遊走,看到的人莫不嘖嘖稱奇。
也算是九溪村一景了。
在經濟大潮的洗禮下,也不能說九溪村沒有做過宣傳,這種山泉水和藥草養出來的可養生的清水魚的確很吸睛,但也就止步吸睛而已。
原因很簡單,魚雖好,但價錢實在太貴。
一斤售價高達200塊,一條養了幾年的草魚或青魚,怎麼說也得七八斤,可就是小兩千塊。
對於普通遊客來說,又不能嚐,光是聽故事聽傳說那會輕易下單?而對於上遊的酒樓來說,更為貴重的鱖魚、鱘魚、鮰魚知名度更高,采購價也比這便宜,九溪村的塘魚光是靠講故事做噱頭成本實在是太高。
而對於村民們來說,降價自然更是不可能的,一條魚養下來耗費時間不說,進山收割藥草喂魚的成本都不低,與其降價出售倒不如招待貴客來得劃算。
再說了,九溪村資源豐富,雖然不富裕但絕對不貧困,村人對金錢的追求也沒有達到大城市裏人們那種如饑似渴的渴望程度。
供需雙方觀點難以達成一致導致十年前九溪村的‘養生清水魚’火過一陣,現如今也是歸於平靜。村民們自養自家的魚,有的賣就賣,不賣,就留著。
而劉樹老太爺或許是因為生長於千湖之省的江漢,對於養魚沒有什麼愛好,想吃魚,抄起網去山溪或是大湖裏捕。
對於他來說,吃魚可能遠沒有捕魚那般有樂趣。
老屋自然也就沒這個九溪村傳統魚塘了。
劉樹,卻是打算在老屋周圍也改造類似於這樣的魚塘了,不過,卻是又和傳統的略微有所不同。
他不打算弄那種傳統的方方正正的魚塘,而是寬不過一米的水渠,曲曲折折圍繞在整個老屋周圍。
山溪的水從進水口流入,從出水口流出再彙入溪流,進水和出水口用網擋住,不讓水渠中的魚兒跑掉。
換句話說,劉樹規劃的人工溝渠實際上已然算是山溪的支流。
而且,劉樹已經打算好了,也不用什麼水泥青磚,一切都用自然環境,頂多向人工開鑿的溝渠裏放點河沙和鵝卵石。
甚至,為了模仿溪水本來的自然環境,劉樹根據老屋周圍的地勢,整個人工開鑿的水渠是由高到低蜿蜒而下,水也隨著地勢的變化有淺有深,淺的地方水深不過半米,深的位置或許會有兩米多。
一切都是最自然的形態,完全不會影響魚蝦固有的習性。
整個水渠規劃長度超過八百米,其中一大部分都是依據地勢在林間蜿蜒,隻有一小部分被劉樹規劃著經過老屋之側。
至於說向水渠裏投放什麼魚類,劉樹也想好了,不養九溪村村民們養的那些大魚,就用山溪裏本來的生物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