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改變,但不意味著不能粉飾自己。好比你不能容忍女朋友去整容,但可以接受她化妝。有限的粉飾,導演是可以接受的。不就是演員自己給自己加戲嘛,隻要同組其他演員沒問題,那就沒問題。大家都覺得有問題,你覺得沒問題,肯定就是你的問題。
給這個角色加個口頭禪和一個標誌性動作,這便是趙丹峰能想到的主意。這主意很容易想到,因為很多演員都在用。而且是不管劇本裏有沒有這樣的設計,都要自己加。觀眾能對一個人物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人物在故事裏的表現。這個感覺很籠統,是存在感和故事張力的統一體現。比如看一部印象深刻的電影,十年之後再提起這部電影,腦海裏想起來的必然是這個角色戲中的一個場景或是一段戲。包括著對白,動作,甚至是音樂,畫麵。
而其中,口頭禪和標誌動作則是最容易勾起觀眾回憶的藥引。這樣的例子筆筆皆是,《加勒比海盜》裏傑克船長的蘭花指,詭異的眼神,甚至走路的姿勢。《終結者》裏機器人最後總是會說一句,我會回來的。再如《喜劇之王》裏星爺不厭其煩的說著,我是個演員。提起這部電影,便能想到星爺認真又純真的眼神,看著不管是什麼人,有些失望卻又堅定的說著我是一個演員。這便是一句好的口頭禪對於塑造人物的作用,用的好,就是畫龍點睛。
用得好是好事,用得不好,那就是招人討厭。趙丹峰想到了這個主意,還是認真思考一下,應該怎麼更貼合這個人物,講出符合這個人物特點的口頭禪和標誌動作。這個動作好想,心裏也有了初稿,就是微笑。微笑是一張安全牌,幾乎可以在任何人物身上使用,當然,根據人物設計的不同,效果也是不同。有殘忍的微笑,有柔情的微笑,細分起來差別還是很大。
想到用微笑,也是因為這部戲裏的人物,愛笑的很多,但都是喜歡咧嘴大笑。屬於性格爽朗類型的笑,這是人物設定要求。兩個主要人物,楊宇淩和雷蒙都是這樣的人。而剩下的人物裏,常用到微笑的也不是沒有,但戲份肯定沒有趙丹峰的多就是了。趙丹峰這人物簡稱就是學霸,書生。表情單一一點,在後期才開發出熱情這個副屬性。前期多是禮貌,趙丹峰想的就是在這個階段加入微笑這個動作。
這個微笑要性一感,趙丹峰心裏這麼定位著。為什麼要這麼定位,將這個和校園劇不太搭的詞加在裏邊,這個原因還要從這部戲的定位說起。本身這是一部校園屬性電視劇,主題是健康陽光,積極向上,活波開朗。總之能用上的一切三好學生的優秀評語都能加進去的一部戲。收視群體麵向的是廣大學生群體,這類人的特點就是容易腦袋發熱,嚴重者俗稱腦一殘。這和人生閱曆,世界觀什麼的都有關係,太深奧,趙丹峰也不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