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的拍攝任務是兩場課堂的戲和一場高媛媛和顏丹辰兩人放學回家走在路上同趙丹峰邂逅的戲。這對於第一次拍戲的高媛媛是個考驗,因為是拍攝並不是按照劇本的故事順序進行,而是根據實地情況,重新進行了規劃。本來應該是第一場第一幕的趙丹峰偶然聽到校園廣播,這場戲在拍攝計劃裏就變成了最後一場戲。
導演也是考慮了演員的經驗問題,趙丹峰的戲往後邊放,前邊拍高媛媛的戲,給小姑娘找找感覺,萬一出狀況,也還有時間補救。所以這第一天的戲不多,但對於高媛媛卻是個考驗。
教室的場地借用了張洋初中母校的一間教室,劇務昨天便已經布置好了教室。其中一場戲是高媛媛在課堂上朗誦的戲,幾乎可以說是高媛媛的獨角戲,其他人都是綠葉。還用到了二十幾位報名的學生,作為背景同學角色,坐那聽高媛媛朗誦。
劇組去的時候學校正在上課,隻有那二十幾個同學一臉興奮的等待劇組到來。對他們來說,這是人生裏難忘的一次經曆。是可以十幾年後告訴兒子,你爹我當年可是和你的女神一起演過電影。所以當看到三位穿校服的演員,便各種交頭接耳,指指點點,仿佛那不是三個人,而是三個猴子。
高媛媛是緊張了,一緊張就下意識往趙丹峰身後站,仿佛可恨能幫她擋住目光似的。再看顏丹辰,笑著和兩個看她的男生揮揮手,瞬間引發其他學生的哄笑,讓兩男生差點沒羞的鑽進牆縫裏。
女生總是會引起更多的關注,至於趙丹峰,女生們會看,但還不至於用像崇拜林誌穎一樣的眼神去審視趙丹峰。唉,放十幾年後,自己這款也是能引發小女孩尖叫的好嗎,現在的學生怎麼這麼淡定呢。趙丹峰自己不淡定了,走到一旁,讓造型師檢查一下造型。
架好設備,指揮學生坐好,張洋在講台上講戲,“除去三位演員的同學,請注意,你們隻用坐好,平時上課聽同學讀課文時怎麼做的,現在就怎麼做。”隨後指了指趙丹峰,“鏡頭什麼的,我就不說了,你自己體會,到時候拍了咱們再看。注意一點,你在窗外看到丹辰在朗誦的時候,眼神要有一個掃過媛媛,並且對視的感覺,這個你自己把握。”
又對著顏丹辰說道,“朗誦這裏,你收一點,注意聽媛媛的感覺,盡量靠近她的感覺。”顏丹辰這場戲沒啥特別的,就是等高媛媛朗誦完了,站起來朗誦一段,這一段還是要後期製作的。當然最終這段會讓高媛媛來朗誦,隻是在拍的時候,故事要按劇本走,給演員一個合理的情景。
最後看向高媛媛,“媛媛,你不要管鏡頭在哪,記住兩個關鍵點,第一,朗誦要有朝氣,要有點播音員的感覺。第二,丹辰開始第一句朗誦的時候,自然的看向丹辰的方向,但是你要找到看到是丹辰身後的感覺,有點像你發呆的時候看人,看到卻不是人,整個失去焦距的意思。”
其實張洋昨天找時間已經講了一次,但還是覺得再叮嚀一次會比較好,這才又費著口舌再講了一次,“咱們先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