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趙氏代國(3 / 3)

這些隻能意會的事情,趙毋恤品味出來之後,從未對趙獲以外的第二人提到半句。

其實,趙毋恤一開始也沒有看懂,原以為智瑤一心一意在對付中原以及南方諸侯,直至發現原國沒有將秦國殘餘勢力剿滅,同樣是一再逼迫秦國殘餘向西,才品味出智瑤的意思。

趙毋恤故意塑造出趙氏代國在原國威壓下朝夕不保的氛圍,主要是不甘心讓趙氏退出中原的曆史舞台,再來也是利用恐慌加強自己的統治,期望自己的勢力真的能夠一再壯大,找到機會與智瑤較量一番。

本來的一切都很順利,樓煩一再被擠壓生存空間,林胡也在趙氏代國的兵鋒下步步後退,甚至出現了一些不屬於樓煩、林胡、白翟的中小部落相續投靠趙氏代國。

趙毋恤算過,按照當前的趨勢,有個三五十年的時間,趙氏代國將會成為一個人口過百萬,能夠征召出三十萬引弓而射之士的強大勢力。

三十萬能騎馬射箭的士兵?這還要感謝智瑤將馬鐙和馬鞍搞出來,後麵趙毋恤也窺探到了馬蹄鐵的存在。

單純的異族勢力,他們哪怕是知道「三件套」的存在,以各方各麵的生產力也很難全麵普及。

趙氏代國不一樣,趙毋恤從原國的發展窺探到匠人的重要性,條件再艱苦也會極力培養更多的匠人,掌握著方方麵麵的技術,真不是其他異族勢力那種想做做不到的局麵。

當然了,趙毋恤也萬分清楚一點,原國……或者說智瑤不可能給趙氏代國三十年或五十年的時間,最快會是原國跟楚國打完立刻發兵北上,再拖也不會拖得超過十年。

現在,趙獲看著趙毋恤的背影,大體上猜到趙毋恤心裏的想法了。

很早之前,趙毋恤就在內部說過,死前會將趙氏重新交到趙伯魯的那一脈手裏。

原版曆史上的趙毋恤說到做到了。

在這個曆史版本,趙毋恤不止是兌現自己的諾言,其實也有必須做的理由。

趙獲比較幹脆地問道:「何時一分為二?」

趙毋恤一臉不悅地說道:「明知故問。」

這不是楚國還沒有滅亡,原國也沒有大軍北上的跡象嗎?

趙毋恤非常想證明自己,有了可以選擇的後路選項之後,尤其想要讓世人看到自己的能力。

「我派人邀請義渠結盟,想來必為原國探知?義渠拒絕結盟,來日必會大軍進犯,便是原國出兵機會。以智瑤貪婪,或想一次滅亡義渠與我?」趙毋恤雖然用的是問句,表情卻無比篤定。

趙獲懂了。

不甘心的趙毋恤還是想算計原國,最好能夠殲滅原國的一支大軍,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之後,也是證明趙氏的實力,該輪到趙毋恤將自己的勢力一分為二,願意投奔原國的回歸中原,不願意的那一部分跟著趙毋恤踏上征戰域外異族的征途。

說白了就是趙毋恤認輸,卻是不完全的認輸,為了原國的趙氏委屈自己,充當智瑤的馬前卒。

趙獲說道:「秦地

中行氏乃是老對手,中行寅或有小聰明,用兵則是實在不堪。」

趙毋恤搖頭,道:「智瑤如何不知中行寅,怎會使之為將?想來,若非司馬穰苴,便會是陽虎。」

趙獲比較認同趙毋恤的猜測。

原國實際上已經快進入青黃不接的時代,老一輩戰功赫赫的人年齡日益增大,新一輩則是暫時沒有誰證明自己。

這樣的情況下,作為一方統帥的人選不難猜,選來選去也就那麼幾位,其中的孫武已經不再適合統兵作戰。

那個要看第一波攻打楚國的原軍統帥任命人選,最大的可能是智瑤用順手的司馬穰苴擔任統帥。

不是司馬穰苴來秦地,剩下的可選戰將其實也不少,比如智徐吾、程朔、陽虎、籍秦、高強等等,甚至有可能是智開。

趙毋恤臉上笑吟吟地說道:「若是太子開,我這位叔父便可好好為之上一課。」

。您提供大神榮譽與忠誠的我在春秋做貴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