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君上何不稱王?(1 / 2)

一個新時代必然是以另一個舊時代的終結而開啟。

智瑤並未多麼了解周王室的公卿,其實也不用去進行了解,完全無視不至於,隻是真的不需要耗費多少精力。

步入戰國時代之後,周王室的作用就是誰自號為王或諸侯進行相王派人送去祚肉,應該有還有其餘什麼作用隻剩下單純被拉出來當替死鬼了。ωωω.Lωxδ9.org

如果了解曆史會發現並不是諸侯想方設法減弱周王室的實力,乃是周王室自己好幾次內鬥,甚至是幹出引狼入室的行為,致使周王室的實力一次次被減弱。

個人與個人還能講交情,輪到集體對上集體交情真的很難去左右什麼,尤其是在利益糾扯方麵會讓交情顯得更加一文不值。

周王室亡在幹出問鼎輕重的楚國手裏,某方麵來說是一種比較好的下場。

不為什麼,隻因為亡於敵國總比亡在分封手裏更符合物競天擇的規律。

若是周王室亡在分封諸侯手中,其實會顯得更加窩囊。

九鼎被原軍從楚軍手裏繳獲,有意在鄭地逛遊一圈的用意是一種昭告,用這種行為向懷念鄭國的鄭人表示:時代的變革早就開始,原國才是這一場變革中的主角。

這個靈感是智瑤看過的某部小說,某位主角在幫助李世民獲得傳國玉璽之後,李世民玩似得廣發聖旨,連帶給勳貴集團補上蓋上傳國玉璽的爵位賜封冊。

傳國玉璽竟然是那麼用的?簡直就是開玩笑了。

不過,小說就是小說,作者自己不強調符合曆史事實根據為前提,讀者看個爽就行了。

皇帝的印璽非常多,每一枚印璽都有專門的用途,會用到傳國玉璽的場合真心不多。不論是發聖旨,或是在爵位賜封冊蓋印,反正不是用傳國玉璽。

在沒有傳國玉璽之前,九鼎就相當於後世人們對傳國玉璽的認知,也就是誰獲得九鼎就代表能夠定鼎天下。

真正的事實是九鼎的份量遠超傳國玉璽。

至於為什麼擁有九鼎或傳國玉璽的人會失國?往天意去解釋就行了。

講科學的話,任何一件物品的價值都是人為賦予的。

智瑤第一次看到九鼎,哪怕九鼎已經屬於自己,老實說內心裏並沒有感到絲毫的激動。

什麼好好保留,存於後世之類?原國健在時會進行好好保存,不能保證原國不在之後,九鼎會在某一次戰亂中消失。

盡管內心裏毫無波瀾,智瑤表麵上還是要演示出一種激動,再發布出一些行政指令來展現自己的激動情緒。

人生如戲,每一個人都有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不以自己的真實心情而左右,一般就是做給別人看的。

“送往‘兩宮’,擺於‘兩宮’相鄰之間。”智瑤對九鼎做出了處置。

因為很多因素的關係,原國的都城“長安”的地址已經選定,隻是沒有正式開始興建。

當前隻有“武宮”與“文宮”落成,包括六千餘學子以及相應的師資、駐軍、仆眾,兩座學宮一共有一萬五千餘人。

另外,知道“長安”這個名字的人不會超過十個,並且“長安”不是都城的最終命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