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哀悼是“巫”的事情,史官也能哀悼一下,一國之君那麼幹有點突兀,確實也是很夠意思了。
孫武說道:“君上乃是示弱楚國,誘使楚國北上愈眾?”
人家楚國的三觀跟中原列國不一樣,真不是智瑤隱隱約約表達悔意,再放低身段就能夠消除楚人的恨意。
相反的是,智瑤那麼幹隻會讓楚國認定原國有大麻煩,害怕楚國大軍北上複仇。
司馬穰苴問道:“若是諸侯得知,盟好與楚?”
智瑤笑嗬嗬說道:“既是大戰無可避免,與我為敵竭盡顯露……”,後麵的話不需要多說了。
不一定是諸侯可能會有動作。
智氏的立國方式,注定內部也不會多麼幹淨。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內部的敵人總是比外部的敵人更麻煩,創造機會讓內部的敵人暴露,總比在危險的時候突然暴起好很多。
孫武問道:“君上,此次起兵多寡?”
智瑤沒有馬上回答孫武的問題,反而是對司馬穰苴說道:“媯姓陳氏遷徙,東萊短期可為無主之地。”
司馬穰苴並沒有任何的意外。
東萊對原國來說就是熟得不能再熟的果子,伸伸手就能摘下。
目前原國麵臨大戰,東萊幾乎被媯姓陳氏給搬空,確實不用太著急去占領。
司馬穰苴說道:“鄉間野人或入城邑,亦占村落,日後可為原國治下。”
哪怕是原國,山林一樣還存在野人,也就是沒有納入有效統治範圍的那些人。
晉地的情況會好一些,衛地、齊地和中山那邊的野人更多,其他國家的野人隻會比智氏治下多得多。
強製讓野人從山林裏出來?類似的事情各個國家或家族沒少幹,成效方麵隻能說很血腥也很差勁。
使用懷柔手段?這樣做的國家或家族真沒有幾個,其實用了效果也不好。
智瑤頷首道:“寡人便是此意。”
東萊後麵沒有國家去統治,放上個一兩年的時間,大概各地會自己形成大大小小的勢力,情況也許會跟歐羅巴的各種城邦差不多。
歐羅巴的勢力太雜太多,互相之間大仇小仇眾多,一兩千年都得不到消弭,哪怕有“大帝”一時間用武力打造出疆域廣袤的帝國,等待開創那種基業的“大帝”一死,很快就又會分崩離析了。
要是誰有本事?他大可以去統一東萊各勢力,看看後麵能不能跟原國掰一下腕子。
智瑤和司馬穰苴、孫武沒有明說,他們卻是很清楚短期間原國真的顧不上東萊,願意放任不管算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
後麵,南方傳來更多的消息。
有意思的是,鄭國一再有意泄漏,好是像怕原國君臣不知道楚國馬上就要出哀兵進行複仇似得。
更有意思的是,越國也是相同的舉動。
楚君章的諡號定了,得了一個“惠”字,內部稱楚惠王,外部願不願意認可“王號”另外說。
跟往常一樣,周王室對楚國有君主薨逝裝聾作啞。
然後,在任的周天子在楚惠王薨逝不到一個月跟著駕崩了。
得到天子駕崩消息的智瑤先是錯愕,隨後覺得好像也不值得驚訝。
姬仁的身子骨本來就不好,聽說還夜夜笙歌,著實很難長壽。
這裏,周元王其實比原版曆史多活了幾年,要不然在前469年就駕崩了。
周元王能多活幾年,說起來智瑤的關係比較大。原因是智瑤一再賄賂,並且表現出尊重,使得周元王生活質量得到提升,心情方麵也不至於太過鬱鬱。
“甚,魯君亦是薨逝?”智瑤正在安排前往‘洛邑’的人選,突然得到這個消息。
魯國儲君子斑不久前在“曲阜”病逝,風言風語就挺多。
魯君同再鬧得客死異鄉?
智瑤苦笑說道:“這下麻煩了!”
。您提供大神榮譽與忠誠的我在春秋做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