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除了我,沒人有這魄力(二合一)(3 / 3)

“這個‘馬徑’,我怎麼覺得在哪聽過呢?”智瑤明顯是將‘馬徑’和‘馬陵’給搞混了。

如果說“馬徑”有沒有發生過什麼著名的戰役,僅僅是趙匡胤欺負孤兒寡母篡位之後,新建立的北宋政權在“馬徑”與南漢的大軍不大不小地打了一戰。

而“馬陵”則是爆發過一次比較著名的大事件,既龐涓在這裏中了孫臏的埋伏。龐涓當場戰死的同時,魏國主力在“馬陵”被齊軍殲滅,結束了魏國保持數十年的霸主國地位。

其實“馬徑”就在魯國邊上不遠,往西走四十裏左右就是魯國疆域,西南方向是魯國與齊國反複爭奪的“艾陵”。

“我必得‘艾陵’,得之便可使魯國失卻門戶,若有入侵直撲‘曲阜’易也。”司馬穰苴這是建議智氏趕緊拿下‘艾陵’這個戰略要地。

智瑤當然知道“艾陵”的重要性,隻是要說對智氏有多麼重要則是未必。

魯國控製“艾陵”再掌握泰山能夠借地利阻擋從東北和東部、東南的入侵,他們才會在失去“艾陵”之後盡全力想要奪回,一切隻因為“艾陵”被齊國占領,等於魯國失去了威脅齊國腹部的橋頭堡,同時也讓魯國的防禦體係洞開。

現在,智氏從三個方向將魯國給包夾住,壓根沒有必要去死磕泰山防線,更不用從“艾陵”這個地方發起入侵,完全可以從衛地或濟水流域展開入侵。

當然了,能夠拿下“艾陵”也就等於切斷了魯國進軍齊地的通道,避免魯軍去攪亂曆經無數次動亂顯得不堪受擾的齊地。

智瑤說道:“攻‘艾陵’之日,便是滅魯之時。”

要麼不打,真開打就是奔著滅國的目標。

到時候,智氏完全可以用攻打“艾陵”來吸引魯國君臣的注意力,還可能誘騙足夠數量的魯軍前往增援。

那個是齊國和魯國針對“艾陵”的爭奪太頻繁,導致齊人和魯人有一種“艾陵”很重要的固定思維,很難去忽視“艾陵”的得失。

現實則是如同上麵那樣,智氏有的是進軍魯國的路線,針對“艾陵”隻會是整體戰略部署上的一個小細節,不會是圍繞“艾陵”來進行主要部署。

“到時候就看魯國君臣有沒有那麼蠢,又是蠢到什麼程度了。”智瑤心想。

很多不了解曆史的人,會以為齊國跟魯國打得那麼凶,並且還有著那麼多恩怨情仇,魯國應該是會亡在齊國手裏?其實還真不是,滅掉魯國的是楚國。

並非齊國沒有機會滅掉魯國,主要是中原的諸侯國對滅掉大國有計較大的忌諱,可以盡情地蠶食,能不滅就絕對不會去滅。

楚國就沒有那些講究了,他們才不管有什麼曆史背景,又或是擔負什麼曆史使命,周王室的三恪之二的陳國和杞國就是被楚國所滅,能滅得動宋國也絕對不會放過,問題是宋國比較不好滅。

智瑤這一路走下來,視察了沿途的城邑以及村落,看的越多就內心感到越加得意。

挑選齊人進行培訓,教導他們必備的管理技能,再加上一定的洗腦,實施占領之後派他們回到齊地,以實際情況來看無疑是智瑤走的一步好棋。

這些新智人,他們在以前大多什麼都不是,新的地位是智氏賜予,能不能將事情辦妥決定前程,他們肯定會非常賣力,能不能將事情辦好則是取決於個人的能力。

類似這樣的機會用千年不遇來形容並不算過分,不是身處智瑤帶來的變局之中,他們不光自己一輩子碰不上權力,有沒有子孫後代都說不一定。本身不懂這個道理沒關係,會有人反複強調給他們聽,傻子是沒有資格被挑選出來外派的。

“如此說來,春播已成,黎庶耕作用心?”智瑤看著眼前渾身一直在抖的柄,再看對方一臉討好卻明顯進入失語狀態,給了一個安慰的笑容。

柄失態還是算正常的吧?

村幹部事先不知道國家領導人會來,猛然間得知消息,後麵更是被邀請前往對話,能保持平常心該是多好的心理素質?

可能是智瑤那一個笑容給了柄極大的心裏安慰,可算是讓柄能用結結巴巴的方式進行表達了。

他們剛剛抵達這個村子時,村民有一百二十六人,後來病死了七人,又從附近的山野裏找回了三十四人,目前擁有人口一百五十三人。

因為勞動力不足夠的關係,自然無法將以前的田畝完全春播,隻是利用起了大約三分之二。

“口糧不足度日,仆等率人漁獵,尚可維持所需。待夏收,或無缺糧之憂?”柄說完又露出一臉討好的表情。

關於漁獵,還是智瑤力主智氏開放山川河流的專利權,要不然一草一木都屬於主家所有,任何地方的任何人不能隨意獲取。

相當多家族對智氏開放山川河流的專利權有很大的意見,認為那是在破壞既定規則,並且會加劇黎庶的索求。

魏駒就好幾次規勸智瑤收回相關權力,還用一旦打開一個口子會讓黎庶貪得無厭來力勸。

當時智瑤用智氏情況特殊給搪塞過去了。

晉國不是沒有開放山川河流專利的前例,晉悼公在位時就多次開放相關權力,並且還製定了不少惠及黎庶的政策,可惜的是最終人亡政息了。

智瑤一路過來,了解到的民生情況都比較糟糕。

那是大環境使然,絕不是少量個體的不努力所導致。

“現在弄打土豪那一套明顯不合適。真的分土豪,首先我自己就該被打了。”智瑤連山川河流的專利都放棄,還拿出了二十萬石糧食救濟,著實無法做到更多了。

僅僅是做那些,要不是智瑤早將自己化家為國的計劃透露給核心族人知曉,甭管智瑤之前累積了多少威望,信不信關乎到實際利益的話,還是會有大批人進行反對?

現在好到是有一個遠大且看得見的目標在吸引著智氏的核心族人,他們才能站在智瑤這邊壓住其餘人,要不然智氏首先就要爆發內部矛盾。

然而,哪怕是那樣,智瑤還是麵臨著極大的壓力,要不然就不用親自來巡視齊地,用這種方法震懾周邊列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