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準備化家為國了(二合一)(3 / 3)

出生在大富大貴之家,能力再顯得極其平庸,打從事實上就是一種原罪。

道理不難理解,家族事業太大,外人時時刻刻都在窺視,他們幫不上什麼忙,等於就是一種拖累了。

智瑤將視線轉到坐在後排的同輩身上,心裏倒是有了一些安慰。

老智家的後輩還是出現了一批人才,以中行錡、程武和智林、智英最為優秀,隻是目前還稍微顯得有些稚嫩。

不過,其實沒有關係,隻要有可塑性的話,老智家有的是舞台讓他們去鍛煉,總歸還是有那個資源能夠栽培起來的。

從智瑤開始布置之後,第二代已經在湧現人才,再繼續重視教育下去,以後的第三代還是值得期待的。

“諸君。”智瑤第二次招呼。

這一次可算有人察覺到稱呼的不對勁了。

程武既是疑惑也是勸解,有些小心翼翼地說道:“宗子,不可妄言君字。”

智瑤要的就是有人給予反應,說道:“瑤聞楚國有君,賜予封地,得以封建,為疆域之君。”

這事情是白公勝在主持。

楚國的內戰還在如火荼毒,大量的家族被消滅,土地和屬民卻是分配給了願意合作的公族,以屈氏、景氏和昭氏最受優待。

因為中樞對地方失去控製的時間有點久了的關係,楚君章與白公勝都沒有辦法將大量土地收歸管轄,隻能大肆進行封賞中央派係的公族。

那樣一來,楚國的“封君製度”算是正式被拿了出來。

現在剛剛誕生的封君需要來自中樞的支持,總得來說對中央還算是一種助力,本著再好的製度都有被玩壞那天的這個真理,目前看似能極大加強楚國中央力量的封君製度,封君的後代成為楚國掘墓人,著實沒什麼好覺得奇怪的。

眾人聽完智瑤的介紹來了個麵麵相覷。

老一輩能力或許平庸,人活得久了不免會對利益比較敏感。

輔果很是驚疑不定地問道:“宗子坐視趙母恤篡國,陳氏複國,便是為此謀劃?”

楚國再一次展開封建,他們內部稱王,才有再次封建的基礎。

智氏如果也想有自己的封君,擺明了就是需要家主更進一步,起碼要成為一名國君吧?

聽智瑤表達出來的意思,成為一國之君隻是一個開始,某天也會像楚國和吳國那般稱王,隻有那樣才能將封建名正言順地進行。

本來不是那麼確定的族人,他們聽完輔果提問,有那麼點被徹底驚呆了。

同樣驚呆了的人還有智申。

智瑤事先並沒有跟智申溝通,等於就是很突然有了這種表態。

並非智瑤不願意跟智申溝通,純粹是清楚僅用溝通方式很難讓智申同意。

類似的溝通,智瑤已經明示或暗示了智申好幾次,一次次智申都表達出反對的態度。

現在的局勢已經不允許智氏沒有一個遠大的目標,僅僅是為人臣子這一點,其實對智氏就是一種危險。

為什麼要那麼說呢?說白了還是名不正則言不順的道理,並且小命也是被捏在別人的手裏。這個就是權臣最後不是成為叛逆就是被設局殺掉的原因,主要是著實太過強大,強到有進無退的地步,一旦退了就是全族死無葬身之地。

智瑤有些心疼地看著智申,等對方露出一個很勉強的笑容,才站起來闡述家族麵臨的狀況。

其實就是上麵那些原因,致使老智家在為人臣子這條道路上已經走不下去。

另外的選擇?繼續維持晉國臣子的身份,哪天不是某任國君清算智氏的子孫,便是跟其餘卿位家族再繼續打生打死,不會有第三個可能性了。

為了讓智申與其餘族人有更深刻的認知,智瑤回顧了晉國那些已經滅亡或是曾經遭到驅逐、消亡的卿位家族,很詳細地闡述卿位家族為什麼會一再爆發激戰。

當然不是智氏立國之後就沒有了敵人,隻不過是免除了來自更上級的操作,無論有什麼敵人都將擺在明麵,與之拚命的目標也會更加明確。

大多時候是智瑤在說,偶爾會有人提問。

漸漸的,認知達成了一致……,或者說他們被智瑤提出的立國吸引,並且也認同幫別人打工不如奮鬥自己基業更有前途的觀點。

在後麵,智申全程就是在思索,不得不承認智瑤說為人臣子無法避免麵對兩條路下場的觀點。

“好像真的退無可退了?我家衰弱,其餘家族會撲上來。一直保持強盛,以前的趙氏就是未來的智氏。”智申沒忘記晉景公是怎麼玩死趙氏的。

以前智瑤沒有對智申講得那麼清楚和透徹。

其實也是智瑤沒有精心思考,更多的是想持續經營,再用蠻橫的實力造成既定事實。

說得更難聽一些,智瑤完全是想等智申有了諡號,老智家由自己去名正言順做主之後,再一一實現那些謀劃。

現在是齊國遠比預料中更早完蛋,並且是到了不馬上“接收”會有更大麻煩的危機情況。

出現了那些變動,智瑤認知到是時候讓內部思想進行統一,立國也進入到了必須該有的準備階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