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準備化家為國了(二合一)(1 / 3)

“彼之有哀,我之幸也。如若為秦國求和之事前來,韓氏不征,我家自可助之言語搏利;韓氏西征之意堅決,我自善從韓氏。”智瑤說道。

秦國怎麼樣了跟智氏無關,哪怕韓氏能夠殺進秦川並站穩腳跟,短期內跟智氏的關係也不大。

韓氏有可能殺進秦地並站穩腳跟嗎?看上去難度不是一般的大,並且秦地裏麵也有智氏的封地,魏氏和狐氏、鍾氏也有封地在那邊,不會成為韓氏一家的舞台。

韓庚其實很糾結,幾次入侵也就智瑤率軍西征的那一次取得大成果,韓氏自己西征或是帶上了狐氏,效果隻能說是幾近於無。

“我家西征必不可斷,然……,攻之難也。”韓庚說道。

智瑤幹脆露出了一臉的無語表情。

秦國經不起年年大戰,其實韓氏也承受不起。

畢竟,戰爭不是隻有一方在消耗和損失,一再打下去,短時間內又不會分出勝負,比的不就是誰的意誌更強和家底更厚嗎?

智瑤開解道:“秦國亦有難處。彼之西疆戎狄未平,北疆義渠異動頻頻。”

秦國還沒有完全打崩戎狄,雙方一直在進行小規模的交戰。

義渠?這是一個很古老的部族,很長一段時間裏跟秦國沒有交集,後來雙方成為鄰居就是摩擦不斷。

韓庚知道那些,隻是以為隻有秦國難受嗎?

韓氏更要悠著點,避免跟秦國拚得太狠,致使晉國內部的誰盯上他們,乃至於展開實際的行動。

當然了,那些話韓庚才不會說出來,自己多一些警惕心也就是了。

韓庚說道:“我欲遣人出使義渠,不知瑤以為如何?”

什麼玩意?

韓氏派人出使義渠,肯定是想要進行合作。

當前曆史階段,正兒八經與異族有過結盟的國家獨有秦國,他們也因此被釘在曆史恥辱柱上。

智瑤看出了韓庚的羞澀,顯然是覺得跟異族合作是一件挺羞恥的事情。

有那種羞恥心就對了。

倒不是說義渠太弱,與之合作很令韓氏感到羞恥,單純就因為義渠是異族的身份。

當前年代並不是完全沒有民族觀念,隻是跟現代一比比較模湖罷了。

韓氏會感到羞恥,更大的原因是那樣做會顯得韓氏比較饑不擇食。

有得選的話,韓庚更希望能夠在晉國內部找到強力的隊友一起西征,奈何上一次韓庚自己跟智瑤聊,後麵又拜托魏駒出麵,智瑤都是婉拒率軍西征的提議。

如果說智瑤當時的真實心情是什麼?絕對是是韓庚在想屁吃了。

韓氏自己沒有能力或實力摁著秦國打,怎麼想的才會認為智瑤應該幫忙打工?

遭到智瑤的婉拒之後,韓庚變成提議以國戰形式,還是遭到了智瑤的婉拒。

國戰形式?等於說,西征有了什麼收獲,以功勞來進行分配,誰都不會吃虧。

智瑤拒絕的原因太簡單。

世界上沒有那麼美好的事情,哪有能打得過就自己占便宜,打不過了提出利益均沾,一下子要將風險平攤給其餘人?

如果韓氏願意拿出先期的好處給各個家族分一分,再來提以國戰模式進行西征,才是表達出了真正的誠意。問題是老韓家沒有,給人一種實力不足又沒有擔當,並且還顯得極其沒有逼數的印象。

這不,魏氏都被韓氏的做法給驚到,後來不再搭理韓氏的西征邀請,隻答應一旦秦軍反駁會增援進行防禦。

想來魏氏也是被韓氏給惡心到了,很鬱悶自己為什麼是韓氏的鄰居?

韓庚再次來拜訪智瑤前重新調整好了心態。

這一次,韓庚總算願意拿出好處先行分配,再邀請智瑤作為西征的總指揮。

“非我不往,乃是東境正處要緊之時。”智瑤再次婉拒。

那樣讓韓庚很尷尬。

畢竟,韓氏拿出了很大的誠意,並且是第三次遭到智瑤的拒絕。

智瑤看出了韓庚的尷尬,想了想說道:“庚亦知曉我家動‘鄴’城以東工程,乃至無力出兵甚多。如以國戰,庚何不邀眾家同往?我家可出一‘師’,再遣孫武為‘將’。”

單純以名聲來論的話,孫武比不過智瑤。

這個是智瑤有著多重身份的加持,再來是戰績也著實彪悍。

攻破一國都城是吧?

孫武跟伍子胥合作攻破了楚國的“郢”都,並且是作為副手。

光是被智瑤率軍攻破的一國都城就有四座,別說智瑤還是晉國智氏的宗子,目前更是晉國的六“卿”之一。

幹成同一件事情,不同身份帶來的效應並不一樣,肯定是身份比較高的那個人獲得更多的光環,帶來的轟動也會更大。

“孫武?好像也是可以……”韓庚心想。

如果智氏這邊是由孫武統兵,西征主帥當然是由韓庚擔任,孫武可以作為副手或是參謀啊。

智瑤就是上麵那個意思。

韓庚從智瑤這邊離開之後,不做歇息去找到了魏駒,沒有講跟智瑤是怎麼個溝通方式,單純說出結果。

劃分擴張的方向之後,智氏、魏氏和韓氏的戰略目標都挺明確,各自也有無數需要忙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