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我是戰略型人才啊(2 / 2)

呂陽說道:“我或可謀劃戰略,戰時戰術真不行。”

戰略跟戰術是兩碼子事。

戰術講究的是在戰場上根據實際情況的靈活調度,不止要有總攬戰局的智慧,還要有能明辯戰局發展的眼光。

戰略則是能看清大局,知道控製哪裏對本勢力的未來發展有益處,牽扯到更多的是長遠布局,除了行使軍事的能力之外,必須要有足夠民政方麵的本事。

說白了就是,戰術負責的是捅刀子,戰略則是製造刀子,一個是講究現場發揮,另一個更注重於各項經營。

朱棣大喜,說道:“我獨缺者,唯戰略人才。”

好像也是啊?

朱棣麾下九成九是武夫,管理後勤物資都要依靠大兒子朱高熾,非常缺乏管理攻下地區的維穩和建設的人,能夠總攬全局民政的更是沒有,本來覺得隻有一個朱高熾能依靠,沒想到呂陽說自己對那方麵很拿手。

幹大事的時候,什麼樣的人才最重要?

久遠一些的,張良、蕭何就是幹大事不可或缺的幫手。而張良屬於善謀長遠軍事戰略,蕭何則是能管理生產又能將軍隊後勤管理得妥妥當當的人。

有很多人納悶劉邦為什麼會認為蕭何是成功的第一功臣,他們估計是忘記沒有後勤軍隊分分鍾自行崩潰這麼一回事了。

蕭何沒有短缺過軍隊的糧秣,其餘物資也能夠在需要的時候支援上,才有了各路漢軍的征戰,哪怕劉邦一再大敗虧輸也能很快再次拉起一支隊伍,憑什麼蕭何就不能是漢初第一功臣?

很有名,且都以為很牛逼的張良,他隻是排在漢初功臣的第六十二位。這是為什麼?可能是他想到的別人也能想到,尤其沒有親率大軍作戰的經曆。

沒有實際指揮軍隊,也沒有在後勤上有什麼重大表現,張良排第六十二位雖然有爭議,但肯定是有其理由的。

另一位指揮大軍滅掉項羽的韓信,他隻是排在漢初功臣的二十一,比張良的排名高,卻是也隻是排名二十一位,理由方麵跟張良的遭遇有些雷同,一樣不是出身沛縣就是影響排名的最大問題之一。

朱棣當即拍板,請呂陽協助朱高熾管理後勤一應諸事,還要讓呂陽擔任類似張良的角色,也就是兼任謀士的職權。

呂陽樂得如此。

講實話,呂陽覺得自己需要練幾年才能上戰場砍人,真的指揮大軍估計一開始會很艱難,並不適合在打逆風仗的時候擔負重任。

“你亦熟知此些事務?”朱高熾在統計大軍可用的物資,聽呂陽來是做什麼,立刻就樂了。

呂陽看著朱高熾桌前堆滿了文牘,笑著點頭走上去,翻看看到裏麵寫的都是什麼,心想:“奈斯!這個我能發揮啊!”

https://www.biqiuge8.com/book/29503532/678998834.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