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完了,被坑得不輕(2 / 2)

實際上根本沒有什麼“朵顏三衛”,朵顏衛是自己一個衛所,另外就是富餘衛和泰寧衛,三個衛所各自為政,有自己的大汗領頭,他們隻是一種“羈縻”衛所而已。

所謂的“羈縻”,白了就是無法實際有效控製,用一種籠絡牽製的手段名義上掌控而已。

本來建文連大寧都司都要從寧王手裏剝奪掉,相關的命令也已經下達,但是遭到了寧王用“邊患不止”的理由拒絕,也就是寧王抗命了。

而大寧都司製下的衛所並不止大寧衛,還包括了全寧衛和廣寧中、左屯衛、中屯衛等等二十二衛所。以上那些是呂陽出發後才知道。

呂陽雖然沒怎麼覺得冷,還是穿得很厚。

他出發後就極力“回憶”,記憶裏朱棣造反好像是得到了“朵顏三衛”的極大支持?

這又是影視作品或害人了。

朵顏衛、富餘衛和泰寧衛其實都是草原人或蒙化的女真人,算是曾經大元王朝的餘孽,他們隻是不得已才依附大明,一直以來也是不斷反叛又歸附。

曆史上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謀奪寧王麾下兵馬,裏麵並不包括“朵顏三衛”。

畢竟,“朵顏三衛”已經不在寧王的指揮序列,平時也是羈縻而已。

另外,大明對朵顏衛、富餘衛和泰寧衛要有一個統稱,一開始是“泰寧三衛”,後麵才改為“兀良哈三衛”,裏麵無外乎就是實力強弱的變遷,才出現名稱的變更。

這個“兀良哈三衛”的確是追隨朱棣一起發動靖難之役,可能也立下了一些功勞,但是造成的破壞也許超乎想象的大,甚至一再左右橫跳,以至於朱棣坐穩了皇帝寶座,又在某次北征得勝之後進行清算。

“先往‘朵顏三衛’,再去大寧都司。”呂陽現在想的就是這個辦事步驟。

一行人裏麵隻有呂陽算是個外人,他卻是能夠拿隊伍的主意,通知下去之後隻有朱高燧有意見,其餘人完全是一副怎麼就怎麼辦的樣子。

朱高燧道:“那幫蒙古人可不是好相與的貨色,帶如此之多銀兩前往,怕是……”

呂陽傻了才帶著全部的財富過去,道:“你先行前往拜見寧王。我與高熙攜帶金一千兩、銀三萬兩,若幹綢緞、首飾,分別往三衛處。”

朱高燧眨著自己的眯眯眼,很是不能理解地道:“三衛合兵不過數千,先生為何如此看重?”

啊?

是嗎?

朵顏衛、富餘衛和泰寧衛合起來才數千兵馬,開玩笑的吧!

不是好了,所謂的“朵顏三衛”是朱棣麾下的造反主力,還是造反隊伍裏的王牌嗎???

話又回來,朱元璋這人登極之後對麾下異族的剪除可謂不留餘力,一再發動大案要案,幹掉一幫老兄弟為孫子鋪路,沒少往裏麵填異族的腦袋。

朵顏衛、富餘衛和泰寧衛要是能集結數萬兵馬,一定早早被朱元璋消滅了,怎麼可能留下來當禍害。

呂陽及時醒悟一些認知上可能出現了錯誤,嘴巴裏著“我自有主張”,腦子裏則是變得非常糾結。

到底什麼鬼啊?也就是“史書”不能信,影視作品和也僅能提供參考,真要信了不但會丟人,還可能壞了造反事業的大事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