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古代官場厚黑“聾”字訣(3 / 3)

可是,楊太後卻說:“立皇後應以德為重,封妃可以色為主。賈女姿容豔麗,體態輕盈,尚欠莊重,不像謝氏,豐容端莊,理應位居中宮。”理宗聽後馬上表現出醒悟的樣子,非常高興地順從了楊太後的意願,冊立謝氏為皇後,另封賈女為貴妃。其實,理宗心裏一千個不願意,但是為什麼又答應了楊太後的要求呢?原來,理宗心想:自己即帝位,本就有諸多爭議,此時如果不順從太後的意願,與她抗爭,太後必定會忌恨於我,說不定會廢除我的皇位,另立天子,大丈夫能屈能伸,為什麼我不能忍耐一下,答應她的要求呢,總有一天,她是要死的,到時候,誰還能管得了我?

另外,厚黑宗師李宗吾認為,裝聾作啞時,要不怕等待,相信總有“撥雲見日”的一天,要反複告誡自己,到時候自己付出的會連本帶利撈回來。

宋理宗就是如此行事的,大禮完畢後,理宗對謝後一直是客客氣氣,全按禮數辦,並能像例行公事似的在謝後那兒逗留一晚上,使楊太後更加感到自己決定的正確。過了兩年,楊太後一命嗚呼,撒手而去。此時,理宗的羽翼已豐滿,又見楊太後去世,便再也不問津謝後了,天天與賈妃在一起,無所忌憚地寵幸賈妃。

理宗在冊立皇後上,正是采取了“聾”的厚黑之道,取得了楊太後的信任,有效地維護了他的皇權。

4.不急著為自己辯解,看準了就要做下去

人生的重挫酷似翻船,為使身體不致因水流動力緊緊地吸附於船底,造成窒息性死亡,就要落水後借助墜落的衝力蜷縮身體一沉到底,然後再順著水流浮出水麵,以求擺脫葬身魚腹的命運。人生處於逆境時,如硬要違背客觀規律,結果隻能加劇事態的惡化。逆境之中最關鍵的是順應所處的環境並暗中積蓄力量。

這裏的“蜷縮身體”、“一沉到底”,看上去好像非常消極,一副聽天由命、不再掙紮的樣子,但卻是死中求生的正確選擇。如果不顧客觀情勢,墜水之後就拚命地胡亂撲騰一番,反倒會事與願違。

一個是“無為”不作掙紮,一個是“有為”拚命掙紮,無為者生,有為者死。這就是《厚黑學》中“聾”字的深意。

在古代官場,韜晦之策多用於人生處世和官場做戲。晏子在兩次治理東阿的6年中,就成功地運用了這一策略。

春秋戰國時期的晏子,是一位有抱負有才幹的政治家,很想為振興國家幹一番事業。一次,齊景公命他去治理東阿,晏子非常高興,準備到那裏去大展宏圖。可是,3年之後,向朝廷告狀的越來越多,景公非常惱怒,他將晏子召回來,要罷免他的官職。

晏子畢竟是有頭腦的,他早已知道了自己的“過錯”,為了保留繼續施展才能的機會,他非常謙恭地說:“臣已知錯,請大王再給臣3年的時間,那時,人們必然會說臣的好話了。”景公見他有知錯必改的勇氣,且言辭懇切,就答應了他的請求。又過了3年,景公果然聽到不少稱頌晏子的話,他大為高興,於是又召晏子入朝,要予以封賞。不料,晏子卻誠惶誠恐地不肯接受封賞。

齊景公感到奇怪,就問究竟是什麼原因。晏子回答說:“第一次我去東阿,讓人修築道路,施行有利於百姓的措施,於是壞人責怪我;我主張節儉勤勞,尊老愛幼,懲治偷盜無賴,於是無賴怨恨我;權貴犯法,我也嚴加懲治,毫不寬恕,於是權貴們嫉恨我;周圍的人如果有超出法度的要求,我就拒絕他們,於是周圍的人責罵我。這些對我的惡語中傷四處傳揚,甚至有人還在背後告我的黑狀。第二次,我改變了做法。我不讓人修路,拖延實施利民措施,壞人為此開心了;我輕視節儉勤勞、尊老愛幼,還釋放雞鳴狗盜之徒,無賴們為此高興了;權貴們犯法,我不依法懲治而予以偏袒,權貴們為此無怨了;周圍的人無論有什麼請求,我都有求必應,周圍的人為此滿意了。於是這些人又都到處頌揚我,您也信以為真了。3年前,您要處罰我,其實我該受賞;現在您要封賞我,其實我該受罰。大王,這些就是我不能接受封賞的原因。”

齊景公聽後,恍然大悟,深感晏子是一位有德有才的良臣,就拜晏子為相,交給他治理全國的重任。後來,齊國實力大增,成為爭霸天下的強國之一。

晏子在這裏兩次用到了韜晦之策。前3年治理東阿,他所采取的政策應該說是正確的,但由於得罪了人,麵臨著丟官免職的失敗。如何挽救自己的仕途呢?晏子沒有像平常人那樣急於申辯、急於表功,而是老老實實地“承認了錯誤”,請求齊王再給他一次機會。齊王果然答應了。如果這時候就說自己是如何如何地能幹,如何如何地受了委屈,那麼齊景公肯定不能相信,反而會認為他狂妄自大,自吹自擂。在這裏,晏子隱藏了自己的才能,裝成確實犯了錯誤的樣子,便是第一次用到韜晦之計。

第二次去東阿,晏子收斂鋒芒,暫時放棄自己的治政之道,幾乎是無所作為,但好名聲卻紛至遝來。如果晏子永遠都這樣下去,那他肯定成不了大器,而且日後那虛假的好名聲終究是要消失的。晏子之所以高明,就高明在他走這一步時已經看好了下一步。當景公要封賞他的時候,他就乘機表明了自己的心跡,講述了自己的治政之道。這時候,有事實擺在麵前,景公非常信服,也樂於接受。他於是得到了治理全國的機會,所以,後3年的無所作為,隱藏著更大的作為。這是第二次用到韜晦之策。

晏子在官位難保時,沒有急於為自己辯解,而靠著韜光養晦,不僅戴穩了原來的那頂“帽子”,而且還獲取了高官厚祿,這可以說是官場上的一次厚黑招數的成功運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