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三章 蒸汽機車2(2 / 3)

“不過若是有人買一台拆開,要想仿製一台倒未必困難。”王葵心道:“大量的心力其實是花在計算、籌謀上的,一旦被人看去,自然一錢不值。”

徐梁點了點頭。

這就說明蒸汽機本身的技術含量還不夠高。如果有了內燃機,甚至是電動機,就算扔給人家也沒人能仿製出來。

“這樣的蒸汽機,造價幾何?”徐梁問道。

王徵在心中算了算,道:“造價無非好鐵和人工,算下來其實不費多少銀子,就是費時。”他又歎了一聲:“陛下,其實臣之前也一直苦思不得其解。蒸汽機固然有開創之意,但實用上卻未比得上馬啊。就說那個火車。沒有鐵軌就沒法走,而鐵軌隻能用徐州出的蘇鋼,不算路上運費就得三錢銀子一斤,這哪裏是鋪路?簡直就是鋪銀子啊!”

徐梁笑道:“而且蘇鋼還不好買,對吧?”

“正是。”王徵卻笑不出來:“鑄炮、造銃都要好鋼,要買還得排隊等著呢。”

“你想問我圖什麼?”徐梁回頭看了一眼跟在後麵的皇後,示意她上前,一並道:“其實我要的很簡單,國勢。”

“《易》說盛極而敗。在我看來,大明其實已經走到了一個盛極的關頭。我們的疆域已經大到了朝廷無法控製的程度。我們的文化也開始回歸先秦、回歸唐宋,一味學古,而再難開創。如此下去,國勢衰敗是必然的,絕不會因為今上聖明而有所扭轉。

“所以我要大興格致之學,非但在眼下利益百姓,振奮人心,還要開啟一條新路,一條能夠持續向上走,蒸蒸日上的新路。或許我們這一生都看不到鐵軌鋪滿大明,看不到機車呼嘯奔馳,看不到升空登月……但我們的子孫未必看不到。隻要我起了這個頭,後人一代代走下去,大明的國勢就不會衰敗。”

王徵是士大夫中少有的由數學啟蒙,後學經學的人。他的世界觀比之其他人更為開放,對世界、國家的思考也較其他人更深邃。因此而產生的疑惑也就更多,所以才會轉投天主教,尋求解脫。

此時聽了徐梁的解釋,眼前豁然開朗,似乎摸到了內心中早已存在卻歸納不出來的“道”。

隻是……

“陛下,即便是格致之學,也終有盡處,到那時又該如何?”王徵問道。

徐梁手指朝下,做了個兩條腿走路的樣子,道:“到那時,人們所見所聞所知所感已經遠不同於古之聖人,自然有人會在經史文叢之中,發掘出新的哲思道理。而這些‘思想’,一樣會反過來讓自然科學進一步往前走。”

“如此循環交替方是陰陽相推昭昭近乎象矣!”王徵如同醍醐灌頂,茅塞大開,顫聲歎道:“恨我時日無多,終究不能見到陛下所創之盛世大明啊。”

“先生何出此言?”徐梁道:“現在先生已經是掌舵之人,且保養好身體,提出想法便是了,具體的事便讓學生弟子們去做吧。”

王徵歎道:“說到想法,長庚才是不世之才,遠勝老朽啊,可惜不能專心。”

徐梁從未忘記過宋應星,不過現在看來,還沒有到召他回來的時候。

與王徵等人吃飯地點定在教授食堂。

從形製上而言,這裏與後世的大學食堂沒有任何差別,不過因為食不言的習俗,整個用餐過程顯得有些沉悶,每個人都專注著自己眼前的食案,等地位最高者吃完之後就停下筷子。

徐梁對此已經習慣了,等眾人全都吃好,方才將筷子橫過來擺放,表示自己用餐完畢。食堂的侍者過來撤了食案,奉上漱口用的清水,再上茶水茶點,這才表示進膳結束,可以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