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李邦華的自我懷疑(2 / 2)

崇禎外寬內忌的人自然當場大怒,他當場表示,你這是庇護錢龍錫,朕不聽,朕不聽。

讓他滾回去。

黃道周不服氣,回去之後立刻寫奏疏再奏,表明自己的忠心,再次頂撞崇禎。

雖然最後保住了錢龍錫的性命,卻也徹底得罪了黃道周,為了泄氣,直接被降級調用。

後來崇禎皇帝寵信楊嗣昌,又是黃道周站出來指著崇禎腦殘,竟然信這種背地裏跟滿清媾和的廢物的話,氣的崇禎不輕,最後甚至跟楊嗣昌來了場金殿辯論賽。

黃道周不僅僅口才好的一匹,經常罵的楊嗣昌瞠目結舌。

甚至關鍵時刻,還罵了崇禎幾句。

陛下忠奸不分,讓邪惡和正義參雜,如何治理好國家?

然後崇禎一怒之下,讓黃道周再次連續降級六次,成了江西按察使司的審計署署長。

一直等到楊嗣昌撲街完蛋,崇禎才想起,當初有個老噴子,天天罵自己,說自己腦子不好使,想著將黃道周召回來,為自己所用。

可當時已經是崇禎十七年了,朝廷之中也沒有幾個有用之時,黃道周直接說自己身體病中,回家寫書去了。

一直到崇禎歪脖子樹上自殺,李自成做了皇帝,滿清入關,黃道周這才重新出山,組織義軍反抗暴賊。

李邦華聽陛下這麼說,有些不好意思道:“說黃道周是完人,臣肯定不信,但是黃道周能夠直麵帝王,表達自己心意,說真話實話,這跟唐朝的魏征又有多大的區別。陛下國朝新定,正是需要穩固江山的時候,不正是需要這種人穩固朝堂嗎?”

徐梁點頭道:“閣老說的是那麼個道理,但是黃道周在民間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而且此人固執不知道變通,到時候是讓朕難堪,還是他難堪呢?朕的性格雖然寬宏,卻也比不過李世民。”

李邦華聞言,略微有些失望。作為讀書人,哪有不希望眾正盈朝呢?

但是陛下堅持,他這個做內閣首輔的,也做不了大明江山的主,有的時候,他覺得自己未必比得過憲宗朝的紙糊三閣老。

當下問道:“那還請陛下示下,誰人做的了天官,內閣也好提前運帷。”李邦華說出這話來的時候,感覺自己沒有節操極了。

甚至自己還比不過年邁的程閣老。

徐梁臉上露出些許笑意,“朕覺得解學龍不錯。”

解學龍和黃道周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是一起的。

崇禎十三年,解學龍要從江西巡撫卸任,擢南京兵部侍郎,照例要推薦本省屬吏。當時黃道周因為楊嗣昌的事在君前抗辯,被貶謫江西幕下。解學龍便他為第一推薦了上去,並褒其“身輕似葉,名重如山”。

楊嗣昌勃然大怒,指為“黨庇”。

崇禎皇帝當時對楊嗣昌言聽計從,怒氣更甚,命捕解學龍、黃道周,杖八十,削籍入獄,坐罪遣戍。

十五年秋天,黃道周已經得了赦免,而解學龍猶在罪中。

“朕看了解學龍當年的奏疏,此人忠正誠實還是可靠的。”徐梁道:“在江西任上也能守土滅賊,撫養百姓,可見是胸有正氣的真君子。難能可貴者,解學龍在天啟間就意識到吏治馳廢,有心振奮,如今老臣難得,朕想讓他試一試。”

李邦華其實心裏很清楚,如今大明的形勢非常複雜,讓他當這個內閣首輔,其實未必有吳甡、孫傳庭他們做的好,但是陛下需要自己的威望。

可說實話,如今的軍隊、官員、禮教、貿易,各種事物,在他看來,簡直一團亂麻,因為陛下的新政太多,一切都不按照規矩來,完全是在創造新的規矩。

他一個老臣,要一邊兒學習,一邊兒幫著陛下治理國家,真的是非常的困難。

人家別的內閣首輔都希望陛下天天養養鳥,折騰折騰女人,甚至煉丹修道,他不行,他就希望陛下每日好好工作,處理政務。

因為很多事情,他們這些內閣大臣們,也拿不準該怎麼辦。

不知道將來史書會給自己這些閣臣一個什麼樣的評價。

朽木三閣老?

“謹遵聖命。臣回去就會督辦此事。”李邦華說完,又見陛下在懷裏逗弄皇子,便勸諫道:“陛下,舐犢之情人人有之,可陛下乃是一國之君,整日寸步不離,是否有些溺愛,這樣會讓某些人產生其他的心思,希望陛下三思。”

“你們這些臣子,真的是有些跟不上形勢。”徐梁道:“人家太醫院的院長都說了,別看孩子這般年歲,整日閉目酣睡,其實他不知不覺間也能感受到周圍的人談論之事。這叫早教,甚至還有胎教之說呢。”

被徐梁這麼一說,李邦華頓感失敗。

要知道在教育後代這條路上,自己差勁的很,根本沒有發言權,自己還是趕緊回去做事,莫要惹陛下不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