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遠見(3 / 3)

高一功沉聲道:“陛下,但凡從賊之寨,皆當殄滅不赦。”

“殺不是辦法。”徐梁搖頭道:“這一路殺過去,殺得人去地空,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被外人偷摸占據了。遼東不就是如此麼?”

“陛下,莫非想要推恩。”顧君恩一個恍惚,又回到了自己的謀士身份。

“先生請細說。”

“如今土司皆是朝廷封其官職,父子因襲。”顧君恩道:“許多土司幾乎如同內地一縣,甚至一府。大可以將之分封給土司諸子。朝廷分得越細,土司之間摩擦也就越大,地方州縣也方便逐一蠶食,改土歸流。”

徐梁笑道:“此計甚妙。既然如此,還要勞動先生前往雲貴,先行此推恩之政,弱地方土司之權。”

“臣遵旨。”顧君恩當即應道。

徐梁休息時間結束時,吏部和兵部已經有了新的提案:以顧君恩總督雲貴。

徐梁既然不是為了鏟除忠貞營,自然也不會讓忠貞營跑去雲南送死。為了保證戰鬥力,山地師擴軍計劃由大都督府提交到了兵部。同時忠貞營進行主力化整編,以川民為主再建一支川軍。

吳甡回到次輔職房,在座椅上發了片刻的呆,拉鈴讓外麵的舍人進來。這位舍人是他新錄取的門生,從文章上能看出此子頗有胸懷,見了兩次之後,也發現他談吐不凡,在政事見解上也與自己相近,便著意栽培,讓他不要進翰林院考庶吉士,而是去考了“新學”,走了新的科舉之路。

章詒和推門進來,轉身關了門,上前道:“恩師。”

吳甡微微皺眉:“慎言。”

章詒和略一躬身,表示知錯了。陛下陛下不喜歡門生、同年之類的脈絡,自己與恩師吳甡恐怕也是這二十年裏最後一代傳統師徒了。

“今日見聞如何?”吳甡問道。

章詒和雖然是個七品舍人,但是休息室是誰都可以進的,隻是大家看到陛下在裏麵,不太敢進去旁聽罷了。吳甡常會找個由頭讓章詒和進去。然後任他在角落裏一坐,隻帶著眼睛耳朵,絕不引人注意。

“陛下深謀遠慮,讓人驚歎。”章詒和道。

吳甡笑了笑。又道:“可有何想法?”

“學生以為,陛下經略西北之心,大約是使虎賁之將,以雷霆萬鈞之勢掃蕩過去。”章詒和頓了頓,又道:“至於西南,多半是剿撫並重,輔以間術計謀,所以才命顧君恩去。闖王一脈的舊人求功心切,定然不會顧慮朝中非議。”

吳甡似有若無地點了點頭:“有這般見識也算不差。你該能看出來,走清流入閣拜相之路已經封死了。”章詒和略一躬身。知道這也是老師不讓他進翰林院的原因。“日後大明的宰輔,多半會仿效兩宋製度,必要有巡撫地方的履曆才行。”吳甡說著,手指了指幾位新閣老的職房。

章詒和自然會意。

“你在中樞也呆了這麼久,沒想過要出去走走麼?”吳甡問道。

“但憑老師安排。”章詒和連忙拜道。

吳甡搖頭:“這事得看你自己的抱負。抱負越大。磨礪越重。”

章詒和咬了咬牙,暗道:老先生大人就我一個著意栽培的門生,若是我抱負小了,豈對得起這份栽培之意?他當即道:“學生以經世濟民為抱負,惟願宰執天下,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

吳甡笑了笑:“那你該知道要去哪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