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遠見(2 / 3)

因為皇子趴在皇帝胸前睡得正熟,徐梁說話聲音並不大,但每個字都如黃鍾大呂一般敲在顧君恩心頭。他們自己很清楚,搖黃之亂是必須平整的,否則忠貞營如何立足?至於放手民政,也是因為兵部能夠克期發放糧餉。

正是雙方克誠守信,這三年間四川才能安定下來。百姓開始恢複生產,不再受兵戈之苦。

見兒子快醒了,輕輕抹去他額頭上的汗,又道:“朕有其他的打算,想給你們換個職位。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其他的想法。”

顧君恩心中早有準備,戴罪之身,憑什麼去想別的,當即表態道:“謹遵陛下旨意。”

徐梁抬了抬手:“這事還沒跟內閣商量過,隻能算是征詢意見。”他頓了頓,又道:“我自入伍以來,心憂國事,其中有兩件,幾乎成了朕的心病。”

眾人凝神傾聽。

“其一是東麵遼東之敗局。”徐梁笑了笑:“現在看來此病已經去了大半。清已經不算不禍,朕若是願意,彈指間便可以讓他們覆滅。”

眾人也紛紛開顏。遼東作為大明的心病,幾乎坑了一代人,如今有第一軍團鎮守遼海,再不用擔心建奴夥同蒙韃入寇了。

如今大明早就不是當初的那個封建王朝,對於土地的進取之心,曆朝曆代都少之又少。

“其二在西部。”徐梁命人取來皇明坤輿圖張掛起來,起身將半醒的兒子遞給內侍抱出去,

親自走到地圖前取了木鞭:“西部這塊心病,又有南北之分。北麵哈密衛情形如何?大明何時才能遠征察合台?突厥人是否還會對我大明西陲有所侵犯?不能不想啊。朕不僅僅要打造一個強盛的大明,還要將屬於大明的舊土全都收複回來,這樣才不負先皇的信賴。”

“至於西南,我這心病就更重了。”徐梁的木鞭緩緩下滑:“從嘉靖年間緬甸土司莽瑞體反叛,西南其實就沒有真正安靖過。中間有劉鋌、馮子龍攻破阿瓦,後來又修了八關九隘,但我太祖開國時候的土地,淪為異邦卻是無從諱言之事。我時常夜裏醒來,就想著我朝何時再能出幾位將星,了我西南之患。”

顧君恩和高一功相視一眼,已經聽出了陛下的意思。這是打算驅虎吞狼,讓忠貞營一路往南,直到不毛之地去啊。

不過即便如此,也是皇恩浩蕩了。

顧君恩開口謝恩道:“臣等願往雲南駐守,了卻陛下心事!”

徐梁望向了一眼李邦華和吳甡,轉頭笑道:“大家都不要慌,我又不是窮兵黷武的性子。吳子曰:一戰者帝,二戰者王。我即便不能一戰了結緬甸之亂,起碼也要做到知己知彼準備充分才是。”

“陛下所言甚是,”李邦華起身道,“西南之患隻在膚表,當今之際,還是要休養民力。”

吳甡也接口道:“首輔所言甚是。臣以為,休養民力,擴軍經武,一戰可定緬甸之亂。”

顧君恩有些意外,這兩位閣輔難道不希望闖王舊部被發配到雲南去?他卻不知道,徐梁早已經私下表示過對他的信任,此刻所論完全是出自國事,沒有半點剪除異己的打算。

“的確如此,但雲貴之地也不能久在王化之外。”徐梁道:“我想了下,主要還是土司和流官的問題。流官對地方不熟,土司勢力卻又太大。若是四川這種地方,土司不過是國中小國,還看不出危害。在雲南卻常見孟養、老撾等土司騎牆觀望,望風而倒。就此,顧大人可有何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