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點撥(2 / 2)

這輛車是皇帝走後,絲行大戶們捐給浙江布政使司衙門的,屬於民間襄助的公車,王參政用起來沒有絲毫心理障礙。

李琦略有遲疑,還是朝王參政走去。他邊走邊在腦中厘清了官職之間的關係:王參政是浙江布政,頂頭上司是吏部。自己這個提督學政,頂頭上司是禮部,說起來同朝為官,其實是兩條線上的螞蚱,保持禮數就夠了,不必巴結他。

若是想動用學款,那更是要嚴詞拒絕!

李琦心中有了底,笑嗬嗬地隨王參政上車,做好了鬥爭準備。

“李提學來我江南這些日子,可還習慣麼?”王參政找了個話頭。

李琦從來不耐煩這些官麵上的廢話,直截了當道:“江南是文教大省,果然不同北方。即便是在中州之地,都隻能官辦公學。到了南方,卻是私學書院更加盛行。”

王參政略有得意道:“我江南書院之盛,恐怕是曆代罕見,也足以證明我大明的文教之功。”

“這些書院可要本分才好。”李琦若有所指。

大明的確是書院的盛興時代,而且這種書院與唐宋書院重視六藝教育不同,它同時還是個議政之所。

東林之所以能以書院為載體,形成一股政治勢力,也正是源出於此。再加上弘治之後,官府管轄放鬆,生員們一個個都以“公義”、“禮教”為圭臬,仿佛衛道士一般,非但議論時政,甚至還幹涉官府施政。

強硬一些縣官還能鎮住這些生員,若是個一心想進名宦祠的糊塗官,少不得讓這些地方上的生員左右。到了明季,甚至還有生員抱團衝進縣衙,毆打縣官的事發生,也算曆朝所罕見的稀奇事了。

王參政道:“如今書院的生員已經收斂許多了。”

“收斂?”李琦不由浮出一股怒意:“前幾日還有生員在我衙門口聚眾,大肆辱罵朝廷命官——也就是本官!府裏警察非但不能驅散了事,還被他們打傷了幾個人。杭州府也有臉跑我這兒來要醫藥費!呸!若是在開封,本官斷不會讓他們全家走脫一人!統統送去挖礦修路!”

王參政不寒而栗,嗬嗬幹笑一聲,岔開話題道:“如今這些生員也不歸我管。”

李琦一時氣餒。

這些生員當然是歸李琦管的,論說起來,他有權削了這些生員的學籍,讓他們數年光陰白費。

不過他牢記祖父交代他的任務,要為家族開拓江南市場鋪路,所以盡量不要得罪當地大戶。而那天鬧事的生員之中,有幾個就是浙省望族子弟。

“李大人在施政上可要愚兄幫襯的?盡可說來。”王參政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要人幫忙,這也算是將欲取之,必先予之了。

“方伯,您看浙省警力能否照顧一些。”李琦道:“我督學浙江,本無根底,若是沒有這些警力,巡視各地頗有不便。”

王參政鬆了口氣,道:“這個方便。我還可以在浙江促成一部《勸學民約》,讓適齡兒童悉數入學,違者便捉拿其雙親問過罰金。”

地方法規唯一懲處方式就是罰金和社區公益服務,徐梁絕對不肯將涉及人生自由、健康生命的立法權下放地方。在執法權上,縣、府兩級原本擁有的笞、杖都廢除了,流刑和徒刑倒是下放給了縣裁判所。

李琦原本就是個火爆脾氣,辦事從來都是“殺”字當頭。如今沒有了執法權,不能幹涉地方司法,總覺得處處受限。見王參政這般支持,總算鬆了口氣。商人之家出身的李琦,當然也知道沒有白受人好處的道理,大方問道:“方伯若有用得到廖某之處,但說無妨。”

王參政總算放心了。

布政使司衙門類似後世省政府,一把手布政使以下還有參政、參議,分領各道專項事務,有些連駐地都不在府治。王參政現在麵臨的問題跟皇帝很像,也是缺乏足夠多的行政人員,為他奔走辦事。

尤其讓他不安的是,浙江一省官員,若要細細查下來,沒有一個幹淨的。這樣的大案就算都察院都不肯辦,自己哪裏有這個能力解決?

“以我施政地方的經驗,這都不算什麼。”李琦聽了王參政的苦惱,大咧咧道:“其實陛下已經給你做了個榜樣,隻要照著學就是了。”

“哦?還請李大人明言。”

“陛下一到南京,先肅清了應天府。”李琦道:“你大可以從杭州府下手,先培養自己的班底,然後各府挨著清算過來。以我的經驗來看,最多兩個府過後,其他府縣也就該懂事了。”

“這個……不會被彈劾吧?”王參政低聲道。

“所以動作要快,罪名要清晰,讓人相信你出於公心,彈劾又怕什麼。”李琦道。

“但是陛下不是最忌諱結黨營私……”

“你誤會這個‘班底’了。”李琦說到興頭上,頗有好為人師的味道:“所謂‘班底’不是你的私人。而是與你立場一致的官吏。這些官吏要麼不屑貪汙,要麼不敢貪汙,總之能夠幫你把那些貪官汙吏擠出去就行。若是原來州縣裏有清官廉吏,當然也是你的班底,隻要大加提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