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處理方國安
等到勳貴的事情處理完畢,接見完宋應星之後,徐梁這位在京師看來不務正業的帝王,終於提兵南下,直接駐蹕杭州。
杭州也算是江南繁華之地,但是此時在徐梁看來,此地駐紮了一個非常不合時宜的人。
方國安。
徐梁的目的簡單而直接,他就是想讓方國安老老實實的回老家當個土財主,然後士兵接受朝廷的整編。
對於方國安這個人,朝野其實爭論非常大。
像是魏國公之流,甚至覺得他們可以跟方國安聯合一下,搞一把大的,直接脅迫自己,搞一波政變。
而朝廷的大佬們則覺得這廝很有可能給朝廷帶來巨大的麻煩。
不過在徐梁看來,這個家夥是屬於在戰爭中催生出野心來的人,實際上是屬於既沒有多大本事,有沒有拚死作戰勇氣的人。
否則在另外一個時空不會選擇向滿清投降。
雖然都說晚明很多人沒有骨氣,但是拚了命跟滿清對抗,明知道不是對手,依然拚死作戰到最後一天的人也大有人在。
不過為了防止這個腦殘的家夥,一時間想不開,製造局新造的火炮直接運輸過來十幾門,由派遣了一支裝備了三千支燧發槍火銃部隊。
如果這個家夥敢造反,也隻會瞬間在大明強大的火力麵前崩潰。
民間百姓頗為無知,再加上很多地方上的人物在崛起的過程中,都喜歡吹噓一些自己是什麼星君、鬼神轉世之類的,所以在百姓嘴裏,這方國安天生就是公侯之命。
不過徐梁在見識到方國安本人的時候,卻覺得這家夥一點氣度都沒有,根本不像是有公侯之命的人。
這個出身寒門,自幼失去父母的軍閥,已經完全被南方脂粉腐蝕,根本不像是個自我奮鬥的官一代,反倒像那些墮落的豪門世家子弟。就是真正的權二代吳三桂,都要比他更有英氣。
——這就不是個能夠成事的人。
徐梁暗暗為他打上了標簽。
“陛下,末將在杭州派遣的士兵並不算多,很多地方都發生了奴仆叛變、匪徒阻亂的情況,所以士兵都分散在浙江駐地”
方國安早就聽說了皇帝的雄才大略,尤其是見麵之後,這位帝王不怒自威,比起那些明朝的儒臣大佬不知道要強多少。
所以在撒謊的時候,感覺心裏怕怕的。
但是有些小聰明的方國安又打聽了徐梁的行程,根據謀士們推算,陛下應該沒有時間搜羅他的罪證。
當然,他的罪證比起那些做的非常過分的大佬,其實什麼都不是。
他頂多犯了喝兵血,吃空餉,多占一些土地罷了。
隻要不謀反,徐梁根本沒有細細追究的打算。
“他報了多少人馬?”徐梁問身邊參謀。
總參謀部派遣隨同的副官參謀飛快應道:“五萬三千四百六十二人,戰馬一千匹,各色馱馬驢騾兩千匹。軍械若幹。”
“全都認了。”徐梁道:“讓徐敬業就照這個數目交接部隊。今天就讓他帶上隨身細軟,離開軍營,自己謀生去吧。其名下所有田產、宅院,盡數收繳。如果無處可去,給他驛票,讓他去北京住宿舍去。”
參謀應聲而退。
左右衛士架起目瞠口呆連求饒都忘了的方國安一並出去。
徐梁看了看身邊的邵一峰。道:“你跟在我身邊也這麼久了,如今局勢安定,可想過下部隊掙個前程?”
江浙肯定不會隻有這點部隊,如果能夠收納超過一萬名合格的士兵,加上新軍新訓練的南兵,新二師團可以直接成為軍團的。
邵一峰是黃韜他們的後人,那是實打實的可靠的人,他若是願意領兵,倒是個機會。
邵一峰想了想,道:“陛下,卑職還是願意跟在陛下身邊。”
“哦?”
“不僅僅是卑職,便是小石頭、小硯台等人,都隻想追隨在陛下身邊。”邵一峰自覺到:“
大明的人才不計其數,我們跟他們比起來其實沒有什麼優勢,而我們真正的優勢,隻是比他們更忠誠於陛下,效忠於陛下時間更久罷了。以卑職的實力,若是進了軍中,也未必比那些團長之流強多少。”
邵一峰說的這倒是實話,像是邵一峰這樣的人,是在配軍營裏成長起來的,若是論個人武藝,單兵作戰能力,確實非常不錯,但是現在的軍隊,講究各人武力的時候越來越少了。
現在講究更多的是武器的使用以及軍陣的配合。
真正上了戰場,火炮先打,火銃次之,如今能與野戰精銳刀槍見紅的部隊也隻有東虜了。而東虜也是越打越弱,最近遼東戰報中提及的戰鬥,全是高燕和魏鷹主動發起的。
這種情況下,單兵的武力的確沒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