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太原城內白龍魚服
太原城收複了,後續工作還在繼續。
換做李自成或者滿清辛苦了那麼長時間才拿下那麼一座大城,此時多半是軍士不封刀,燒殺搶截數日,將整座城池搞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同時達到提升士氣,震懾人心的效果。
但與造成的損失相比,收獲的那點兒東西根本不值一提。
這些都是朝廷要吸取的教訓,在城池收複後的治理上,格外的用心。
戰事結束後,朝廷上上下下都格外重視民心的安撫工作。
尤其是皇帝陛下在太原,大家都緊著心思表現自己,希求被陛下發掘,走上更光明的前途。
現在國家還不太平,沒有那麼多論資排輩,隻要你有才華,隨時可以走上高位。
徐梁穿著一身沒有胸章的軍裝在衛隊的護衛下,在太原城裏走了一圈。
太原城裏此時已經成了赤色的海洋。
大明尚火,所以百姓將各種紅色的旗幟插在槍頭之上。
負責宣傳的書生,大多數都是在軍隊有職務的,他們並不幹涉軍隊的具體指揮,但是時刻關注士兵們的思想和生活。
此時戰事停歇,他們領著隊裏的輔兵,將一張張海報貼在牆上。
“大明之師仁義天下揚。”
“驅除韃虜,恢複中華。”
“為大明之重新崛起而參軍!”
“一人投軍,全家光榮。”
“寧可前線戰死,不為東虜欺壓。”
若是說,這些標語是徐梁抄襲後世的電視劇,那是無恥行徑,有點兒虛偽的嫌疑,偏偏這些都是負責政治宣導的讀書人,自己原創的。
這就不得不讓徐梁驚訝了。
或許有些東西,他本身就是世代相傳的。
或者正如某本舊書說的,矛盾具有普遍代表性。
李岩去看了看正坐在書堂裏,在他看來應該跟自己昔日一樣,慘不忍睹的接受政宣官員教育的袁宗第。
袁宗第感慨大明朝之所以那麼強,並不是僅僅強在武器,更多的是強在他們強悍的洗腦工作。
他還好一些,經曆多了,腦海裏沒有那麼多價值和信仰。
但是那些其他的年輕軍官就跟磕了鴉片一樣,興奮的嗷嗷直叫。
自己投靠的朝廷有能力,他自然也有奔頭。
跟袁宗第聊了聊,見他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不快,反而挺上進的,雖然是降將,但是見識了陛下的寬博之後,袁宗第的內心竟然燃燒起來第二春。
跟李岩強調,他袁宗第雖然是戴罪之身,但是有朝一日,也能替陛下揚鞭貝加爾湖。
李岩苦笑,心想你個土鱉,知道貝加爾湖在哪兒嗎?
然後沒等李岩說什麼,這位昔日裏跟皇明鬥了半輩子的虎將,就主動與李岩辭別,主動跑去做宣傳工作了。
別說,袁宗第這家夥當初專門忽悠老百姓跟著造反。
如今去搞這一套,還挺輕車熟路,非常接底氣。
“什麼,跟著陛下有飯吃。”
“跟著陛下,一年存糧,三年買房。”
“跟著陛下,五年取嬌娘。”
各種宣傳,直指人心,想著參軍的小夥子們,哈喇子都快流出來了。
李岩跟負責袁宗第等人的教官了解了下,袁宗第的思想改造很成功,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重新走上工作崗位。
甚至教官已經寫好了推薦信,讓這位昔日的將軍、綿侯去負責政治宣傳工作。
這可是個非常重要的資曆,李岩知道,這個家夥的前途是一片光明。
不過想想,日後李岩跟昔日的袍澤搞政治宣傳的樣子,李岩就想笑。
回到晉王府的時候,沒找到陛下。
就知道陛下一定是帶著人去白龍魚服了。
他知曉,像是陛下這種起於民間的人,對於那些官僚所說的話,一項是當耳旁風聽得。
他更多的相信是自己眼睛看到的直觀感受,更相信自己耳朵聽到的民間的聲音。
但是他不能理解,身為一個帝國的皇帝,到底是誰給他的勇氣,在一個剛剛回到大明的皇帝陛下懷抱的城池裏亂逛。
滿清的內務府可不是吃素的,若是他們扔下一枚手雷。
李岩都不敢瞎想。
萬一實現了,這不是成了詛咒陛下了嗎?
趕忙帶著親衛在城裏搜尋起陛下的影子。
當他終於找到陛下的時候,他驚呆了。
陛下正坐在一家山西人看的刀削麵館裏,吃刀削麵。
“老板,你太摳了,我要醋。”
陛下跟軍中糙漢一樣,一點兒形象都沒有的大聲呼喊著。
等他看到李岩的時候,還抬了抬手,問他要不要也來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