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孤軍恩的建議(2 / 2)

“南陽那邊怎麼說?”

“南陽?陛下之前就傳令遊擊營,必須趕在闖逆南下之前封鎖襄陽,不可使其出山一步。”那參謀說完,麵無表情地去收拾自己的東西了。

那容易激動的上尉心中一鬆,這才想到反擊之辭,得勝一般道:“陛下是大明帝國君主,焉能坐視子民慘遭蹂躪?”

那王啟仁不動聲色,隻是道:“陛下必然是有更深層的考量,隻是我看不到罷了。”

那上尉嘿嘿一笑,轉身走了。

其他參謀見口舌之爭告一段落,也紛紛散去,忙著收拾文件,等待上司布置設立行轅的分工任務。

……

“老子暈得很!為啥子好不容易輪到老子風光風光,就沒個人肯幫腔!”李化鯨坐在中軍帳裏,整張臉就像是被人揉了又揉,沒有半分好氣色。

相形之下,黃韜卻是一臉輕鬆愜意,眉眼間跳躍著難以抑製的喜悅。

郭磊雖然沒有黃韜那般興奮,但也有些輕鬆,隻是這股輕鬆之下還流淌著不為人所知的遺憾。

十二月十四曰,李化鯨部收到了行轅下發的戰役要求,簡單來說就是封鎖秦嶺巴山孔道,扼守關隘要塞,不準南下的闖逆軍踏入湖廣一步,更不能讓闖逆主力與湖廣賊軍會師。

對於追求升職加銜的新軍將士而言,這種命令簡直是夢寐以求的好命令。對於李化鯨而言,這種光明正大打著旗號出風頭的機會,更是十分難得。然而悲劇的是,在命令下達營部的前一天,也就是十二月十三曰,為害湖廣、占據荊襄四府、手握八萬人馬的闖逆大將白旺,投書請降。

白旺這一投降,新的戰役目標,乃至整個冬季攻勢的戰略部署就超額完成了。西南控製線越過隨州,直接推過了孝感,距離武昌府治江夏縣隻有一百餘裏,與左良玉大軍隔江相望。

“為啥子就不能打一仗呢!”李化鯨痛心疾首地捶著桌案,身子僵硬地站起身。他踱步到了帳篷中間:“高燕、大眼兒也就算了,就連徐敬業都有戰功了……為啥老子要撈點實打實的戰功就這麼難囁?”

“想我新軍諸軍中,我部傷亡最小,戰損比最小,擴軍人數最多,光複府縣最廣……還不夠你得意的?”黃韜已經在考慮如何寫報告的問題了,能夠不打仗不死人對他來說就是最好的結果。

他很難理解軍事主官們的心理,總覺得那些人太過於冷血。他們熱切盼望的戰功,都是同袍兄弟的鮮血染成!

可這種心思卻根本不能說出口,因為哪怕是新兵也覺得打勝仗是一樁好事。沒人想過自己可能死在戰場上……或者對此毫不介意,哪怕死了也無所謂。

——大丈夫生不得五鼎食,死亦當五鼎烹!

這是漢朝時主父偃的宣言,是黃韜講給李化鯨和郭磊聽的,結果全營上下頗受震動,士氣大振。

“不管怎麼說,任務是完成了。”郭磊道:“現在有兩個問題:第一是扼守秦嶺巴山一線的孔道,不讓闖逆進入湖廣。第二個是整編白旺所部八萬人,在左良玉反應之前接收四府之地。”

“不讓闖逆入湖廣倒是簡單,派個五千人,帶上炮,守住鄖陽(今十堰地區),他要是能出來就有鬼了。”李化鯨說著,又用力抓了抓頭,道:“現在麻煩的是白旺這八萬人,如何整編,如何不讓左良玉占便宜,又如何防他降而複反……這才是麻煩事。”

“他怕是不會反複了吧。”黃韜聽李化鯨說白旺還會再反,不由一驚:“他既然肯降,怕是真心不願從賊了。”

“他還不是被嚇住的?若是他發現咱們就是個紙老虎,降而複反也不過是吃頓飯的事。”郭磊不同意黃韜的看法。

李化鯨白了黃韜一眼,對郭磊道:“你理他個錘子!快想辦法是正經!”

“不如……”郭磊想了想,道:“讓他兵分兩路。一路入川,一路渡河。”

“老子暈得很!”李化鯨翻了翻白眼:“張獻忠和左良玉,他能打過哪個?”

“關鍵不是打得過與否,而是要給咱們騰地方。”郭磊道:“他如果打下來了,就權當投名狀見麵禮;他打不下來,損失的又不是咱們的人。”

李化鯨一聽,哈哈大笑一聲,上前重重一拍郭磊的肩膀,學著戲文裏的腔調:“哇哈哈,君真乃我地子房呀!”

郭磊被他拍得身子一側,差點栽倒。

就聽黃韜用他那標準的宦官聲線,幽幽道:“你還想做漢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