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騎兵的興起,西漢出現了橢圓形盾牌,騎兵可以單手舉著抵禦攻擊。這種樣式在經過魏晉南北朝的遺棄,又被宋代撿起後,就變成了綁在騎兵左小臂上用來防箭的圓形旁牌。與此同時,步盾經過漢魏的發展,東晉南北朝開始盛行一種很長的六邊形盾,這是雙弧形方盾的改進版,整個盾麵縱向內彎,就像一片葉子。
作戰時不僅可以手持,還能將底部尖角插在地上,用棍支起。而這種樣式在去掉底部尖角後,就成了宋代的步兵旁牌。盾牌介紹到宋代,就缺乏了往下的趣味,剩下的發展無非是略微改變形狀,已經沒有了進步的意味。
組成部分:
較早的銅製盔甲出現於亞洲。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兩河流域、殷周時代的中國、吠陀時代的印度都已出現了銅盔甲。最早大量使用鐵製盔甲是中東的亞述人。在盔甲的普及過程申,還出現了頸甲、麵甲、腕甲、胸甲、手套等防護特定部位的配套甲具。
[臉甲]
頭盔的前部,防止冷兵器襲擊軍人臉部用。古代和中世紀使用臉甲。臉甲嚴密地與頭盔連在一起,有的是活動的。由鐵或鋼製成,呈整塊瓦片狀或鱗片狀。法國圓柱形頭盔的臉甲就是頭盔前牆的延長部分,並且有2個眼孔及1一2個鼻、嘴孔。古俄羅斯頭盔實際上沒有臉甲,而隻有一窄條箭狀金屬片下垂在臉部中央。古俄羅斯軍人,也戴球頂尖盔;有時這種頭盔還帶有鎖子甲護肩,放下來可遮住後腦部、頸部、肩部,同時也遮住臉部。
[頸甲]
護具的一種配件。使用於古代和中世紀,用以保護軍人的後腦、脖頸、肩膀和肩腫骨兔受冷兵器傷害。在套環盔甲中,頸甲成鎖狀圓定茬軍人頭盔邊緣,垂於雙肩。在葉片甲中,頸甲用環索連接整塊的鐵板或者數塊金屬板製成。在中世紀無縫隙的騎士盔甲中,頸甲是防護裝備的主要組成部分。頸甲連接葉片甲、披膊和頭盔,按尺寸和武士體形精工製作,分前後兩部分,左麵用活動鉸鏈聯接,石麵用暗拍聯接。
我國古代的盔甲普及程度是隨著朝代的更替而演變的。
盔甲是冷兵器時代頭部和軀幹各部位防護裝具的統稱。它的名稱繁多,但基本上分為護頭的盔和護身的甲兩部分。甲又可分為甲身、甲裙、甲袖和配件幾部分。早期,人們用獸皮柳條,有墊襯材料的布套,木頭等固定在軀幹上用以防護兵器的攻擊。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逐步出現了皮盔甲、藤盔甲、青銅鑄盔甲。整塊金屬錘煉而成的板甲、金屬編織的鎖子甲等等。較早的銅製盔甲出現於亞洲。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兩河流域、殷周時代的中國、吠陀時代的印度都已出現了銅盔甲。最早大量使用鐵製盔甲是中東的亞述人。在盔甲的普及過程申,還出現了頸甲、麵甲、腕甲、胸甲、手套等防護特定部位的配套甲具。封建時代的亞洲一些國家和中世紀的歐洲盔甲倍受重視製作極為完善精美,也較昂貴,還出現了金銀、稀少皮革製作的盔甲。隨著近代火器的廣泛使用,古代盔甲茬戰場上的防護作用逐漸降低,最終被以現代技術製作的防彈背心、鋼盔等取代。
先說說中國的鐵製鎧甲
中國約在春秋戰國之際出現了鐵甲。甲又名鎧,《釋名·釋兵》:‘鎧,猶鎧也。鎧,堅重之言也,或渭之甲。‘各代鐵鎧甲往往因材因體而製,形製繁多。漢代稱鐵甲為玄甲,以別於金甲、銅甲。漢代軍隊申已普避裝備鐵甲。河北滿城西漢申山靖王劉勝墓出主的魚鱗甲。重約16名5公斤,共由2859片鐵甲片綴威。據測定,當時鐵甲片由塊煉鐵鍛成甲片後,再退火脫炭,具有韌性。穿用者軀幹及屑至肘部均用鐵甲圍護,鈴形如半袖短衣。南北朝時期,憲耍酪行兩當鏡稱碉光鎧。兩當鎧丙形製和服飾中的兩當形狀相近似麗得名,它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組成。明光鎧胸前和背後都有大型鏡子樣金屬圓滬。唐代的鎧甲形製多樣,據《唐六典》記載有十三種:即明光甲、綴鱗甲、山文甲、烏錘甲、白布甲、皂絹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鎖予甲、馬甲,主要供步騎兵使用。宋代以後,雖然火器出現,但鎧甲仍然是重要的防護裝備。宋代鏡甲有鋼鐵鎖子甲、黑漆瀕水山泉甲、明光細網甲、明舉甲、步人甲等數種。鋸《宋史·兵誌》記載:宋代一套鏡甲的總重量迭45斤至50斤,甲葉有飛25片,製造時費工作日120個,花用經費三貫半。明代著眼減輕鏡甲遵量,每付減至40斤至25斤,多為鐵閥甲、鎖子甲。清朝前期裝備的鎧甲承襲明代工藝傳統。又吸收了各族製甲工藝的優點,鐵甲防護能力和外規裝飾都有進步。故富博物院存清高宗弘曆禦用鎧甲,由銅盔、護項。護膊、戰袍、護胸、銅鏡、戰裙、戰靴八部分組成。甲衣內襯鋼片,明哈片、哦疆邊、餞袍上密綴銅星,一般武士的鎧甲,製成坎肩、馬蹄袖袍型式。戰袍外繡花,密綴鋼星。清末操練新軍,改著西式軍裝,鐵鎧甲廢止。